特稿│探索中國式現代化藝術教育 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第14届「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綜述

9月19日至22日,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香港文聯)共同主辦,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香港演藝學院、澳門基金會、台灣「中國文藝協會」協辦的第14届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舉辦。

藝術論壇期間,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以視頻方式致辭,對藝術論壇圓滿舉辦表示祝賀。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出席相關活動並在9月21日舉行的閉幕式上講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盧新寧,紫荊文化集團總經理文宏武,中國文聯辦公廳主任鄧光輝,中國文聯港澳台辦公室主任董占順,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周由強,香港特別行政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香港文聯會長、香港立法會議員馬逢國,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霍啟剛,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會長吳志良,台灣中國文藝協會理事長王吉隆等出席論壇相關活動。

李家超在致辭中說,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國家一直培育德藝雙馨的文化藝術家,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特區政府通過政策支持和投放資源,朝四個方向落實香港的新文化定位,包括建立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和多元文化空間、加強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合作及與海外藝術文化機構的關係、善用科技,以及培育人才。特區政府積極籌辦各類大型文化活動,其中亞洲文化合作論壇、博物館高峰論壇等都廣受歡迎。我們也積極協調不同文化交流盛事落戶香港。

李家超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再次在香港舉辦,讓來自不同地方的學者和文藝翹楚聚首香港,就藝術合作和發展交流意見,一起學習,互相分享。期待業界繼續善用香港這個國際化平台緊密交流,共同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特區政府將和社會及業界一起,共同為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而努力。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在論壇閉幕式上講話。

李屹在閉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和文藝工作,多次就事關新時代文藝工作方向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發表重要論述,引領我國新時代文藝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戰略部署。今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出深入闡述,向全體中華兒女發出了在新的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莊嚴號召。

李屹希望大家堅定自信自強,在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特性中推進薪火相傳;堅持守正創新,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結出藝術碩果;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在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中塑造時代新人;推進交流互鑒,在匯聚文明創造力量中講好中國故事。

李屹表示,中國文聯是中國文藝工作者之家,將緊緊圍繞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的基本職能,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一如既往地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文藝工作者提供支持與服務,搭建更多交流交往、增進友誼、合作發展的平台,凝聚文藝力量,傳承文明血脈,共同為建設文化強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才情、智慧和力量。

楊潤雄在致辭中說,藝術教育就是「固本」,為學生打好文化藝術的基礎。同時通過「鑄魂」,讓青少年接觸中華文化的元素,達到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加深大眾對國家的認識和提升國民身份認同的目標。

馬逢國在致辭中說,藝術經得起時代洗禮,可以跨越不同文化,要將中華文化透過藝術表達出來和發揮影響,就要在培養上下功夫。香港文聯將為推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作出應有貢獻,同時也致力於促進香港文化與藝術的培育和發展。

霍啟剛在致辭中表示,香港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我們需要對文化藝術人才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新一代的年輕人需要具備中華文化底蘊和素養,又能兼備國際視野和思維;不但要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更要在此基礎上挖掘本地文化的特色,促進學生增進「文化自信自強」。

中國文聯港澳台辦公室副主任李琦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文聯港澳台辦公室、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將再接再厲,持續夯實溝通平台、不斷凝聚各方智慧、積極提升活動品質,促進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文藝家廣泛交流和務實合作,帶動更多文藝工作者為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貢獻智慧、揮灑才情。

論壇閉幕式合影。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第14届「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宴會舉行。

論壇舉辦期間,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近90位藝術教育工作者和專家學者以「固本鑄魂——藝術教育與中華民族精神之培養」為主題,立足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聚焦藝術教育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中國精神中國價值方面的重要意義和實現路徑,結合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教育發展現狀,對藝術教育的時代風貌、發展方向、價值追求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郝戎、鄭培凱、張澤珣、王吉隆、劉小康、孫媛媛、彭鋒、古麗米娜·麥麥提、張堯、陳美齡、周遊、李炯毅、肖薇、宋修見、劉妮、林俐、廖井梅共17位專家學者進行大會主題發言。此外還舉辦了參訪文化設施、藝術大講堂、分組討論、論壇小結和閉幕式等環節活動。其中,郝戎、張堯、鄧宛霞、毛俊輝在「中華美育精神的傳承與創新」藝術大講堂活動中與香港演藝學院的師生進行交流。與會嘉賓在分組討論中圍繞「如何發揮藝術教育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結合藝術實踐談中華美育精神在藝術傳承發展中的貫徹和體現」、「藝術教育如何更好培育新時代的文藝人才」、「全媒體時代藝術與科技如何融合發展」,以及「新時代背景下中國藝術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討。

分組討論現場。
郝戎、鄧宛霞、毛俊輝、張堯在「中華美育精神的傳承與創新」藝術大講堂活動中與香港演藝學院師生交流。
大講堂嘉賓與香港演藝學院師生合影。

藝術論壇閉幕式後還舉行了其他相關環節活動。據悉,澳門特別行政區將接棒成為下一届「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主辦地。

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是中國文聯對港澳台地區交流品牌項目,旨在發掘、保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和探索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的發展規律,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發展格局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擴大和加強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文藝交流,增進文藝團體和文藝工作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文藝發展。

與會嘉賓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前大合照。

大會主題發言摘登

(以大會發言順序排列)

傳承中國古代優秀文藝思想,構建新時代文藝話語體系

郝戎 中央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中國文聯特約研究員

當代文藝工作者要有明確的問題意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在世界藝術之林樹立特色鮮明的中國形象體系,這個體系要無愧於古老中華文明,又具有充分現代性,在現實中國和未來世界都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這需要我們這一代文藝工作者保持定力、不能急功近利,堅持深度和廣度並重;創造人物要豐滿,揭示思想要深刻,要有高度;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博採眾長,為我所用。東西方文藝作品中所反映的人類共同的基本問題,雖有地域、膚色、人種的區別,但中外之間、古今之間具有高度的關聯性與一致性,中外之間可以相互溝通和影響,古今之間亦可以相互溝通和延續。中華文化植根於民族傳統,中國文學藝術可以有自己獨樹一幟的話語方式、話語體系,並且與世界各民族的話語體系共存共榮。在文藝創作中,我們必須保持民族文化的主體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能靠一味地模仿、取悅西方達到所謂的「國際化」,失去民族文化主體性的所謂「國際化」,本質上是「西方化」。我們的話語體系應具有現實性、前瞻性,並且既有民族性,又有國際性,它既能總結已有文藝作品的經驗教訓,理出規律和技法,同時又能指導創作,在吸收古今中外文化藝術營養的同時,保持着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和本質特徵。中國文藝傳統的特徵,審美上追求中和之美,哲學上追求「和」,政治上追求「世界大同」。這應當是中華民族在四大文明古國中碩果獨存、長盛不衰的核心要素。

藝術教育與中華文化復興

鄭培凱 中國民協香港會員分會主席

有些人強調,藝術是極為個人的追求,是與人類社會無關的純粹藝術探索,並以藝術天才如梵高為例。這種說法,不但以偏概全,而且是只從藝術家本身立論,孤立探討人間事物,忽略了藝術的社會性,抹殺了藝術經典的存在是由文化傳承延續的。二十世紀以來,西方現代藝術強調個人自由解放與獨創的藝術特性。只就藝術家本人而言,說藝術創作是體現個人的藝術追求,問題不大,但上升到整體社會文化的發展,企圖成為顛撲不破的文化理論,就忽略了文化傳承的社會意義。我們必須認清,藝術家是藝術家,社會應當盡其可能提供環境與機會,讓藝術家的個人想像得以自由翱翔。但藝術教育的關鍵,不在於造就藝術家,關鍵在於培養全民的文化修養,在於提高民眾的藝術品味,在於弘揚文化傳統的優良品質。藝術教育的目的,不在於訓練專業的頂尖藝術家,而在培養青年一代的文化修養與藝術品味,讓人們愛好優美的事物,嚮往美好的生活,追求幸福快樂的人生。

任何一個國家要推行藝術教育,必定考慮其社會功能與影響,希望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質與藝術欣賞的能力,借此開啟文化創新的環境與契機。因此,藝術教育還必須是義務教育。推行藝術教育必須與青少年成長的文化環境相結合,從藝術傳承的具體藝術典範中汲取滋養,才能事半功倍。如何通過審美修養,提升青少年的文化品位境界,是當前教育的重大挑戰。藝術教育若能有效推行,有助於個人超越成規的羈絆與束縛,在個人自由與社會約束之間找到平衡,也能協調個人獨創與文化傳統之間可能有的抵觸與衝突。

數字時代的藝術教育思考

張澤珣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導師

隨着全球資訊科技的不斷發展,藝術教育的未來發展一方面要適應科技的變化,另一方面要考慮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已不是靠單純的科技產品就能夠滿足的。當今藝術學習的跨學科性質決定了我們需要注重「全人發展」。藝術教育將越來越成為一個跨學科的學術系統,藝術教育工作者要重視這一轉變,以適應新時代新的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轉變。全球資訊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人們對文化消費與創意的需求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中日益增長,我們要面對全球化和國家在各個領域發展的挑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大學藝術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在這樣背景下,澳門的藝術教育應從國家文化發展大局出發,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區域文化的發展。數字時代,作為澳門藝術教育者,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美學精神。澳門的藝術教育應承擔對外文化藝術交流的責任,有系統的規劃和制定高水準的交流內容,透過研習和國際交流,與世界分享中華文化和中華美學精神。在數字時代,要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穩步前行的根基。

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藝術教育

王吉隆 台灣「中國文藝協會」理事長

藝術教育之於國家社會,猶如陽光雨水之於大地,它是大地茁壯的根源,它或浸潤或普照,雖非立竿見影,但卻是不可或缺的需要。藝術教育則是引領國家與社會邁向高水準文化的指標。如何把優良的中華文化傳統精神,融入現代的藝術呢?第一,文化傳統對當代文學創作的啟示是,所謂「古今交錯」 ,並非對古代盲目地崇拜,而是努力把古代的美感保留到現代社會中,以讓現代藝術去支撐古代之美,相輔相成。第二,大自然是有形的文化,而文化是無形的大自然。大自然的真、善、美是無可取代的,但在自然的洗禮中,帶給我們深度的生命的律動與節奏,讓大自然的聲與色不斷湧入我們現代的境界。現代創作者向大自然傳遞的信息,是人類創造未來美麗生活的開端。大自然是沒有疆界的世界村,要為明日更美好的大自然,耕耘創造。第三,愛無疆界,現代人的想像及筆觸海闊天空地恣意馳騁,使全世界成為人類共同的生活圈。地球只有一個,太陽月亮也是,世界是人類共同生存的地球村。我們亦常在呼籲保護共同的生活環境,提倡環保意識。世界需要和平而不是戰爭。藝術作品中宣揚要用愛來促成世界的和平,讓人類不同的種族和諧共處,這是中國所謂「世界大同」的理想,這也是現代人肩負的重要歷史任務。藝術教育抒發個人情感之外,要發揚人文精神,美化環境,促進世界和平。

「四城會議」的主題及討論成果

劉小康 香港設計及創意產業總會主席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發表並明確香港回歸日期,香港人才醒覺自身身份問題,因此激發了文化界開始以不同形式去探討和表達對真正歷史、定位和迎接回歸後如何重新出發等的各種思考,相關議題更成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官方民間的主要交流內容。

回歸前後數十年講者曾多次參與及策劃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文化交流活動,當中由榮念曾於1997年倡議發起的「City to City四城會議」使講者受益匪淺。自1998年首次由上海主辦,及後香港、深圳、台北每年輪值主辦的中國城市文化交流會議,至2019年上海主辦為止共舉辦了21届,輪值主辦方均為民間組織,每一届就該城市當前的文化議題與其他三個城市代表分享,並與當地官員和重要文化機構代表共同討論,對當地文化政策及發展有着重要的啟示作用和價值。

香港一共主辦了五届「四城會議」,每届均緊繫香港文化政策及重大文化發展項目,如西九文化區等。香港新目標要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講者與大家一起重溫21年四城項目中的主題及討論成果——其中的變與不變,相信能夠為將來內地與香港的交流活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聲樂拔尖人才自主培養的着力點

孫媛媛 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副主任、教授,中國文聯特約研究員

聲樂藝術拔尖人才的自主培養,不僅需要遵循藝術教育規律,還需要遵循國家人才戰略發展需要,找准着力點,有計畫有重點地進行綜合培養。

一是夯實基礎研究,形成中西合璧、融會貫通的中國聲樂藝術理論體系。從教育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的戰略高度,以開放的胸襟、國際的視野、科學的方法,強化聲樂藝術理論體系基礎研究,逐步建立起「中西合璧、融會貫通」的聲樂理論體系。

二是優化教材編撰,建設具有新時代特徵的現代聲樂藝術學科體系。按照國家「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的明確要求,有意識用大歷史觀、大時代觀、大藝術觀探索現代聲樂教學體系和學科體系,為拔尖人才的成長提供可靠基礎。

三是完善評價標準,堅持服務國家需求和注重實際貢獻的人才評價導向。拔尖聲樂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應主動服務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釋放他們的專業影響力和社會正能量,鼓勵潛心創作、長期積累,遏制急功近利「爆紅」等短期行為。

四是注重實踐歷練,建立產學研協同人才培養使用機制。注重各階段學習能力、實踐內容、人才培養方向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建立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拔尖聲樂藝術人才產學研一體化培養體系。

藝術學的挑戰與機遇

彭鋒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

藝術學是我國率先建立的一級學科。儘管過去一百多年來,有不少國外學者呼籲建設藝術學一級學科,但是最終只有我國在高等教育中成功實施。藝術學學科的建立,體現了我國高等教育學科設置的制度優勢。

我國今天設置藝術學學科的意義,不亞於十八世紀歐洲確立「藝術」概念。十八世紀歐洲美學家發明「藝術」概念,將繪畫、雕塑、音樂、舞蹈、詩歌、戲劇等側重滿足人們審美需要的科目歸結在「藝術」名下,自立門戶,突出藝術與科學之間的區別。這種「歸結」或者「自立門戶」表面上看來沒有甚麼實質性的意義,但是,它促成了不同的藝術門類之間共同的身份認同,促成了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相互借鑒,迎來了藝術的大發展和大繁榮。我國今天確立「藝術學」具有同樣的意義,它會促成門類藝術學之間的共同的身份認同和相互借鑒,進而迎來藝術學的大發展和大繁榮。歷史沒有給中國學者確立「藝術」概念的機會,但給了我們確立「藝術學」學科的機會。我們應該珍惜這個機會,大力推動藝術學學科建設,儘快完成藝術學自主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

藝術學是我國獨創的學科,世界上還沒有成熟的藝術學知識體系,這一方面會給我們進行藝術學知識體系建設造成困難,另一方面也給我們進行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提供了機會。我們今天所做的藝術學學科體系、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屬於人無我有,相關建設取得的成就必將在全球範圍內發生示範作用,藝術學自主學科體系、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將成為我國向世界輸出學科、學術和話語的窗口。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做繼承發展文化的藝術教育人

古麗米娜·麥麥提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

舞蹈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緊密相關,舞蹈藝術離不開民族文化的創作土壤和教育源泉。舞蹈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品德、人格塑造和對民族精神文化的理解,以及通過舞蹈藝術的傳播和表演來助力社會精神文化建設。舞蹈教育通過舞蹈課堂與實踐來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學生在學習中華民族舞蹈的基礎上對中華文化有深刻的認知,宣導結合新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拓展、補充和完善藝術創作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涵挖掘和表現形式。舞蹈教育者要堅持中華文化立場,弘揚民族文化,以舞蹈教育的實踐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流傳於中國各民族的民間舞蹈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通過各族人民代代延傳至今,代表着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舞蹈教育工作者們就是要秉承「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教育理念,紮根中華民族,培舞蹈教育之根、以舞立德,鑄舞蹈教育之魂、繼承創新,啟舞蹈教育之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潤舞蹈教育之心,讓真善美的種子無聲地浸潤下一代的心田,完成藝術教育的使命,做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培育時代新人的先行者和領軍人!

在國家級藝術教育中更好地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張堯 國家大劇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文聯特約研究員

國家大劇院自建院以來,就將藝術普及教育列為六大平台之一,堅持公益性、高品質、全覆蓋的美育理念,為提升大眾審美和人文素養、助力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揮重要作用。國家大劇院是國家文化形象的重要平台,在藝術普及教育平台方面依托大劇院強大的社會影響力、關注度,優越的劇場及公共空間等硬體環境設施,整合豐富的演出及各類頂尖藝術家等藝術資源,發揮國家大劇院的獨特優勢,給全國青少年提供了「殿堂級」的藝術體驗。國家大劇院將在美育芳草、周末音樂會、經典藝術講堂、春華秋實、演前導賞、公共空間演出、高雅藝術進校園和線上課堂等品牌項目基礎上積極拓展歌劇、話劇、舞劇、京劇、崑曲、音樂劇和音樂會等不同藝術形式的夏令營活動,面向京津冀、長三角、西部地區和大灣區及全國青少年進行跨區域交流與合作,把青少年的藝術學習、觀摩和表演融為一體,搭建起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橋樑,促進教育公平、均衡化,在國家大劇院的「一院三址」舞台上盡情綻放藝術之花,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讓大劇院的藝術教育成為培育中華文化、中華精神的重要舞台,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青少年美育領域,在國家級藝術教育中更好地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人工智慧的時代:通過藝術文化教育提高孩子們的自我肯定能力

陳美齡 香港著名歌手、作家

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充實和美滿的人生,家長老師必須幫助孩子們建立健康的自我肯定能力。自我肯定能力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可以培養積極的心態,使孩子更能看到問題的解決方案,而不是陷入消極情緒中;可以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他們會更有信心發表自己的意見、主張,不輕易受他人影響;可以促進孩子的情感健康發展。他們會更容易管理情緒、應對壓力,減少焦慮和抑鬱的風險;可以使孩子更容易與同伴建立積極的關係;可以鼓勵孩子設定並追求自己的目標;可以使孩子更能夠應對生活中的變化和不確定性;可以有助於孩子培養健康的決策能力。

學習本國文化和藝術對個人的自我肯定能力有積極的影響。孩子能在時間、空間及人事關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學習本國文化和藝術可以幫助個人更好地認同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身份。這種認同感可以增強自我肯定,讓個人更加自信地面對自己的特點和歷史。個人有機會探索自己的興趣、價值觀和情感。有助於更深刻地理解自己,並在發現中培養自我肯定感。學習本國文化和藝術可以培養各種技能和才華。展示自己在文化和藝術領域的能力,可以增強自信和自尊。可以與其他人分享共同的興趣和話題,從而促進社交技能的發展,提高個人在社會中的自我認可感。個人會感受到自己作為文化傳承者的重要性。這種感覺可以為個人提供一種更大的目的感和使命感。同時可以激發個人的創造力,培養表達自己想法和情感的能力。這種表達可以加強個人對自己的肯定,同時也可以引起他人的認可和讚賞。

澳門音樂教育概述

周遊 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理事長兼音樂家專委會主任

三十年前的澳門音樂教育比較落後,有人描述為「文化沙漠」並不為過,從那時起至今,澳門音樂教育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的演變:一、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因缺乏音樂專業教師,音樂學習者絕大多數也只是出於興趣愛好,屬於自娛自樂的性質,且成年人佔有一定的比例,普遍現象是「業餘教業餘」。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澳門音樂教育方面有了我國委派的專家,不同教育機構也陸續聘請專家學者(包括為數不多從海外和內地學成歸來者),1995年澳門文化司署成立的職業澳門室內樂團(澳門樂團前身)及後來文化局擴編升格的澳門樂團和澳門中樂團數十位職業樂師兼任教學工作,音樂教師的數量和教學品質有了全面的提升。逐漸地,澳門社會對音樂教育師資的學歷、素質越來越重視,普通中小學的音樂老師、社會上音樂中心和琴行的音樂老師都越來越多由經過專業和系統學習的本科或以上學歷優秀畢業生任教。音樂學習者以中小學生為主,對音樂的熱愛和努力與之前完全不同,後來有不少學生選擇了走專業音樂的道路。音樂教育主流形成了「專業教業餘」。三、隨着時代的發展,澳門社會的需要,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浸信中學開辦「全日制中學音樂技術課程」,澳門理工學院(現澳門理工大學)開辦的高等「音樂教育」、「音樂演奏」課程,澳門城市大學開辦的「音樂學博士」課程,有了專業的中學生、大學生和博士生,也就有了「專業教專業」。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來培養的學生中,後來有不少人成為澳門全職的音樂專業教師、學校音樂課教師,也有人考入職業樂團擔任全職樂師。總體來講,澳門的音樂教育事業在澳門回歸祖國後有了很大的發展,專業音樂教育、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和社會音樂教育,相互影響、相得益彰,已建立了較為良好的澳門音樂教育「生態」。

高校美術學專業「課程思政」之價值與路徑

李炯毅 集美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美術系副主任

課程思政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隱性教育,是一種可貫穿於各類課程中的教育教學理念。針對高校美術學專業課程,可以有三種思路,分別是美術理論、美術實踐、美術創作三類課程如何結合思政教育構建課程思政,討論其價值與可行之路徑。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美術教育,首先要築牢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並運用到課堂上;其次要加強任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教師要有堅定的信念,有愛國主義情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與政治素養,如此方能「立德樹人」。高校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思想的引領者,特別是對於美術專業來說,藝術創作更加需要正確價值觀指引,通過課程思政的建設,結合三類課程特性構建美術理論、美術實踐、美術創作的課程思政,將思政內容融入專業教學,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藝術創作者,教師將思政內容潤物無聲地貫徹到課程中,在美術創作課程上,鼓勵學生學好專業技能,用畫筆講述當代故事,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使學生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文化精神中感受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力和生命力,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藝術觀。

構建有清華特色的人文美育新格局

肖薇 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擁有百年歷史的清華大學歷來都很重視美育,在清華獨有的大學文化中,美育始終是校園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三十年,清華大學的藝術教育主要以「面向全體學生、提升全面素質」的教育理念為基點,不僅在美育課程架構、教學內容建設、教學實踐研究等方面有了長足發展,還強調美育在啟動情感表達、培養創新精神、宣導協作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2023年頒佈的《清華大學美育實施方案》,明確了美育的指導思想和實施目標,強調了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清華開展具有特色的高水準美育課程建設可以提煉為四度:廣度、精度、響度與高度,與四性:結構性、融合性、創新性與先進性。面向未來的校園美育新格局將突破學科、院系、部門之間的壁壘,通過整合思維調動學生全方位積極參與,形成集「導賞、體驗、感知、表達、創造、研討」於一體的美育生態體系,激勵跨學科之間的研究與孵化,搭建交叉且開放的創意人才培養平台,開創符合自身定位的融合式美育新路徑。具有清華特色、突顯人文精神的美育格局,凝練在注重個體發展的「啟智潤心」、面向國家需要的「培根鑄魂」兩個向度。

在藝術教育中賡續中華美育傳統

宋修見 中央美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美育研究院院長,中國文聯特約研究員

二十世紀初,蔡元培、王國維等譯介西方「美育」概念時就一致認為中國本有美育傳統。中華民族在以自然萬物之美、藝術人文之美、生活禮俗之美融入生活的全部場域之中的整體性美育傳承發展中,形成崇尚「中和之美」和「盡善盡美」、重視「禮樂教化」和「耕讀傳家」、觀照「生活趣味」和「精神境界」、講究「文以載道」和「器以藏禮」、追求「成大人」和「平天下」的人格理想等內涵豐富的美育傳統。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方法與路徑,作為美育的藝術教育通常被認為是面向所有人的公共藝術教育,旨在提升人們的審美與人文素養,塑造美好心靈,賦能美好生活。而專業藝術教育,則肩負着培養「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和藝術教育工作者的使命,發揮着「美的輸出」和「美的引領」的重要作用。在藝術教育中賡續中華美育傳統,首先要在藝術教育中加強藝術人文學科的融合,關注學生的審美感知、情感體驗、文化理解等;其次要重視家國情懷的涵育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宣導具有東方美學意蘊的生活觀和尊崇「家國天下」的世界觀;再次要注重育人環境中人文氛圍的營造和審美品位的提升,使學生在具有特定文化記憶和精神力量的場域中潛移默化地涵養情懷,砥礪心志。

延安紅色藝術教育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意義

劉妮 延安革命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闢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兩個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延安道路成功地實踐了「兩個結合」。抗戰時期的延安是一個開放、多元、包容的文化聖地,集納人類一切文明成果,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進程中,樹立起耀眼的豐碑,一系列歷史性的開拓與創新見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1938年,黨的六届六中全會確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命題,「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中國革命走入國際主義與民族形式相結合的發展道路。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指導下,延安時期為民族復興而努力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堅持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堅持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外來先進文化不留痕跡,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深度結合,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抗戰和新中國成立為需要,以立德樹人、振奮與組織國民精神為目標,發揮了以藝傳道、以文化人的先鋒作用,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中國精神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從歷史軌跡中總結歷史規律,堅定肩負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使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旅程上,延安模版、延安經驗意義猶在。

藝術教育與城市文化軟實力提升——以藝術教育助力建設中國舞蹈之城江門為例

林俐 廣東省舞協副主席、江門市戴愛蓮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城市文化軟實力的發展能夠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增強城市社會資本和可持續發展。而作為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藝術教育是尤為重要的。在從事藝術教育近30年的過程中,我見證了數萬名學生因藝術教育所帶來的蛻變。藝術教育對於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不可或缺的。藝術教育是一個儲存人生能量的過程,它是培養人發現美、感知美、鑒賞美、創造美、分享美的美育,能夠提升人的生命品質,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展。

我和我的團隊一直走在「人人皆可舞蹈」的藝術教育道路上,努力為每一個孩子、每一個想要學習藝術的人,打造優質的教學環境,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始終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江門市委市政府建設文化強市目標、提升全民文化藝術素質三個方面開展藝術教育,促進藝術教育走進千家萬戶,推動江門成為中國舞蹈之城,「我舞蹈,我健康」「我舞蹈,我快樂」理念深入人心。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藝術教育任重而道遠。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總要求,作為藝術教育工作者、文化事業工作者的我們,需要深入研究藝術教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傳播體系、產業體系、市場體系,並整合粵港澳大灣區藝術教育資源,發揮區域特性,通過多元化、多維度、多管道的藝術教育形式,不同區域之間取長補短、互惠共榮,實現藝術教育的創新變革。未來,我們將不忘初心全力履行好江門在大灣區文化藝術交流建設中的責任擔當,切實做好江門「中國舞蹈之城」的責任擔當,持續踐行戴愛蓮先生「人人皆可舞蹈」的藝術教育理念,讓藝術教育助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形(shape)與型(form)在繪畫基礎教學中的意義

廖井梅 香港美協副主席

「造型」與「造形」是繪畫基礎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學院把繪畫類歸為造型學院,這裡的「造型」兼顧了shape和form的意思。造型也成為基礎教學的術語,它研究主客觀之間的相互轉換,創造新視覺。

在藝術和設計領域,造型(form),指的是物體或對象的整體外觀結構和形狀以及其在三維空間的體積、質感和比例等方面的表現。造型關注的是物體的整體形態和結構,以及其在空間中的存在。它可以涉及物體的基本幾何形狀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等,也可以涉及更複雜的形狀和結構。造型可以通過線條的曲面體積等元素來表達。包括立體雕塑、建築設計、產品設計領域。它是古典傳統繪畫的根基,也是現當代空間藝術的基本元素。是關於人如何觀看對象乃至宇宙的整體幻象。造形(shape),更側重於物體的外部輪廓、平面形狀和邊界。它關注的是物體在平面上的表現及形體的外型或輪廓的視覺特徵。造形是二維的平面形狀。在造形中我們關注的是物體的邊界線條和表面的填充或紋理等視覺元素的配搭關係和所形成的風格形式。在平面設計、插圖圖形設計的領域中,造形有明確的意義和內容,可以替代文字來使人們明曉概念。特別是當代藝術對「形」的關注多過「型」。

十九世紀羅傑‧弗萊(Roger Fry)認為藝術並不限於對現實的簡單模仿,繪畫已脫離現實主義的追求,進入視知覺的層面。所以,在基礎教學中,首要就是「眼睛」如何觀看、如何理解、如何取捨。同時加入知覺的內容,關注型以外的空間。例如:完形心理學Gestal模式。

來源:中國藝術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