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攝影節10月回歸 推出電影主題展覽及週末市集

香港國際攝影節將於10月回歸,帶來主要展覽「影於外:香港電影的光景照像」、第四屆衛星展覽和週末市集。今年衛星展覽包攬六個展覽,繼續嘗試在城中的日常空間及藝術空間,為不同年齡和背景的觀眾創造新的攝影體驗。在攝影節中段,主辦方將舉行週末市集,展示來自十八家本地參展商和四個海外合作夥伴的一系列創意作品和產品,同時舉辦分享圈、討論會、小誌製作體驗等多個公共項目。

香港國際攝影節二〇二二主要展覽「影於外:香港電影的光景照像」匯集了十二位影像創作者,當中多位以導演、美術指導、電影攝影師、劇照師、服裝和佈景設計師和雜誌記者的身份,塑造了香港電影的面貌。他們使用不同的攝影方式,產生多樣化的視覺構想。
參展的影像創作者包括製片廠劇照師方浩源;《電影雙周刊》創辦人之一盧玉瑩和攝記黃志明;多棲藝術家夏永康、杜可風、葉錦添、文念中;劇照師木星、岡崎裕武以及年輕一代的代表小雲、李詩卉和楊應琪。

作為一種敘事媒介,脫離電影領域的影像呈現出自己獨特的生命力,並引發對行業、從業員以及其創造和運作的環境之質疑和反思。它們各相迥異,但在此聚首一堂,對呈現「現實」的主要銀幕敘事,提出了溫和而堅定的異議。

展覽相關的公眾活動繁多,包括由展覽顧問羅玉華博士主持的開幕講座、夏永康主持的即興電影創作工作坊、週末導賞團(英、粵、華語),以及於與Kubrick在其油麻地書店共同策劃的Bookshelf。

衛星展覽計劃誕生於二〇一八年。最初的起點,在於面對展覽空間匱乏的處境,攝影節邀請創作者同行,一同開拓以日常空間作為攝影展示的想像。
及至近年,主辦方重視培育本地創作力量,透過定期舉辦小組作品討論會、展覽設計及製作諮詢,協助年輕影像創作者深化作品。

來自余百鍊、余家豪 《山移地動》,圖片為余百鍊攝

通過「二〇二二年衛星展覽」的公開徵集,主辦方選出六個攝影計劃,展示有關香港過去和現在的獨特視角,當中包括父子之間的跨代對話;護士學生於疫症蔓延時的觀察感受;移民海外的第二代,利用於新界東北被遷拆村落頹垣敗瓦中尋得之物,延續對家與土地的想像等。

展場一如既往的多元,從北角的舊式商場、灣仔後巷的小店、西貢和油麻地的書店到上環的獨立藝術空間,讓觀眾漫步於各個社區,透過衛星展覽,發掘香港的不同面向。

週末市集旨在促進對話,讓影像創作社群萌芽中的努力得以被看見。十八個本地企業、手作人、藝術家和出版商將展示一系列的創意作品和產品,包括相機設備和用品、攝影書、獨立出版刊物、印刷品、配飾及各式獨特物品。

ZINE COOP藏品

四個海外機構亦獲邀成為合作夥伴展示當地的精選作品,並就印刷媒介及其生產和生態作經驗分享。他們分別為︰印尼攝影書藝廊和獨立出版商Gueari Galeri、台灣藝術家書籍研究所及檔案庫PAPER MATTER、「新加坡藝術書展」組織者Thing Books,以及來自越南,由攝影師主導的藝術空間及出版商Matca。

在主要展覽旁的云云本地攤位當中,你可找到由ZINE COOP主持的小誌「街站」,利用現場提供的工具和材料,即場創作屬於自己的刊物。L2平台設有海外合作夥伴策劃的攤位,同時亦有一個閱讀空間,讓所有參觀者能自由舒適地閱讀與交流。整個週末,L7活動室以及攝影節的會址將成為講座和討論會舉行的主要場地,讓香港及海外的攝影書創作者、實驗印刷商、獨立出版商、書展組織者、研究者/檔案管理者和藝術團體,於公眾活動上分享他們的經驗與知識。

如希望了解各項節目的詳細資料,可到香港國際攝影節官方網站瀏覽。

來源:橙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