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行師生畫展 :《春華秋實》展示66位彩墨畫家藝術真情

呂書練

今年是著名彩墨畫家林天行與一群師從他的藝術學生創立之「四維彩墨」畫會成立20周年,昨日(10月22日)假香港大會堂低座一樓展覽廳舉行了《春華秋實──四維彩墨成立20周年會員作品展》,共展出66位會員近200幅繪畫和書法作品,包括8位兒童畫家,展至24日。

林天行和他的學生們──「四維彩墨」畫會畫家合照。(香港文聯網)

「今天開幕禮沒有正式邀請的剪綵嘉賓,因為所有到來的朋友都是我們的嘉賓。」身兼策展人和「四維彩墨」顧問的林天行在簡約開幕禮上的這段開場白隨即贏得熱烈的掌聲。他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傳承、推廣和教育,學習藝術會令你的日子過得非常愉快。」

林天行作品《山居》。(香港文聯網)

林天行認為,學藝術首先要有興趣,而教育就是要令學生產生興趣,這樣才能堅持下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性情,重要的是將自己性格中最好的一面發揮出來。而這66位同學的作品就體現出各自的個性而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

會長談雅文藉此代表同學們對老師,以及教導他們的畫壇前輩表示感謝。現場熱鬧而親切,歡聲笑語不斷,氣氛輕鬆,尤其有多位小畫家及其家長,猶如大家庭聚會。

林天行在開幕禮上說,學藝術首先要有興趣,敎育就是激發學生興趣。(香港文聯網)

林天行獨樹一格的彩墨作品,聞名中外,感染並吸引了不少本港菁英拜師習畫,學生年齡從3歲到近古稀之年,包括來自醫護界、法律界、金融會計界、教育界、演藝界、公務員等專業人士,乃至來自多國的外籍人士等。

林天行因人因材施教,除了在畫室指導外,也組織學生參觀展覽、寫生及聚餐等活動,促進交流,並鼓勵學生因應個人喜好和性情盡情發揮,從而產生出風格迥異的作品,在彩墨世界大放異彩。筆者在現場訪問了部份畫家,並分享其創作心得。

林天行書法作品,左起:隸書、楷書、篆書和行書。(香港文聯網)

川村麗子是最多作品參展的畫家,共13幅。她是日華混血日本人,父親為日本人,媽媽是中國人。雖然在日本經商,但因為丈夫是香港人,她不時隨夫回港。最近幾年更因疫情而滯留。數年前參加一個社團活動,看到林天行的荷花作品畫冊,被其繽紛的色彩和抽象的構圖吸引,就去拜師學畫了。

林天行荷花作品《心詩》。(香港文聯網)

不過,觀看現場展出的13幅《觀》系列作品,都是由許多小點點組成,乍看倒有點草間彌生的風格,只是草間的點點較大,也有幾種色彩。川村麗子坦言喜歡草間彌生的畫,但主要還是因為自己是佛教徒──27歲就成為星雲大師的弟子,這些點點就像唸經「阿彌陀佛」,每個小點代表一個符號,也反映自己作畫時的心境──紅色的點代表陽光、開心,黑色則代表灰暗、沉鬱,淡黃色是菩薩之色,代表佛光普照。

川村麗子和她的《觀》系列作品其中2幅。(香港文聯網)

30歲的余文心是一位茶學顧問,謙稱自己不算勤奮的學生,作品不多。她是先跟林天行學書法,停了一段時間。有一次在老師帶領下去了桂林寫生,老師就坐在身旁教她畫竹林和石頭的技巧,呆板的石頭在老師筆下變活了。感覺很好,又為陽朔山水着迷,回來後就跟着學畫。這幅風格清雅的《桂林曉色》正是她對當時寫生意猶未盡的延續,卻是發揮想像力而創作出來的。

余文心(左)和知名畫家益行,中為她的作品《桂林曉色》。(香港文聯網)

張綺娜的設色紙本《紅色的和諧3.0》,畫的是山水,畫上卻有8隻紙鶴。問她為甚麼,她說,疫情初期在外國讀書的小朋友無法回來,就用紙鶴向媽媽報平安。她希望今年疫情早點結束,大家開開心心,就選了熱情的紅,綴以燦爛的金,充滿陽光感,而紙鶴代表平安和快樂。「8隻飛鶴加上我自己就是9,寓意長長久久。」她說,那些紙鶴很開心地到處走,寄託着她對疫情早點過去的企盼,人們可以像飛鶴般,自由自在去旅行。

張綺娜及其設色紙本《紅色的和諧3.0》。(香港文聯網)

真名為盧美冰的冰堂主人(齋號)的畫齡不淺,而且作品的風格正走向鮮明。她也是先學書法,再學畫。她希望作品帶有中國的DNA,又不想只遵從傳統,要有所創新。有感中國文化強調「書畫不分家」,於是,將書法融於色彩中,形成風格獨特、造型立體的畫作。這幅《流金歲月》代表她對舊日的懷念。為甚麼用黑色呢?「那也是一種顏色啊。」她說,不過,也有白色點綴。

冰堂主人和她的《流金歲月》。(香港文聯網)

跟從林天行習畫8年的「四維彩墨」副會長黃迪華今次共展出(下圖左起)《天際紅妝》、《山谷驕陽》、《山青水秀》、《紫氣東來》4幅水墨設色紙本山水畫。她擅長以現代手法表達對祖國美好山川的熱愛,在創作中更會利用不同材料調色,以色彩交融之技法,在潑墨滲透的空間中呈現山川不同形態。她在每幅素雅的畫作綴以淺淡的顏色,用來突出三角形,因為古代的象形文字中,山字的造型像三角形。

黃迪華和她的山水畫系列。(香港文聯網)

會長談雅文跟林天行學畫逾20年,也是四維畫會創會成員,她共展出兩個系列《躺着看雲兒飄》和《風姿》各5幅,前者以不同的顏色和造型呈現浮雲飄走的情形,後者則透過樹的搖擺來折射無形之風的姿態。她笑說,這是虛無一些。

會長談雅文及其作品:《躺着看雲兒飄》(左)和《風姿》。(香港文聯網)
副會長施秀菁及其作品:《有陽光的雨林》(左)和《雨林雨歌》系列(4幅)。(香港文聯網)

兒童畫作充滿童真和想像力

值得一提的是,現場有8位是年齡由3歲至14歲的兒童畫家,作品富於想像力,充滿童真和夢想。此外,9 歲的李長樂和倫碩憲、10歲的余月、12歲的吳芷彤和14歲的吳浩銘也展示數幅隸書作品。

13歲的中二學生林姍慧共展出6幅色彩斑斕的畫作,有點裝飾風格,卻生活氣息濃郁,令人愉悅。媽媽透露她自小喜歡在紙上塗鴉,5歲時就送去跟林天行學畫。作品中,有動物之家為主題的《甜蜜的家》,有看了童書後想像出來的《夢遊童書世界》,還有《小魔女變出糖果屋》、《賣瓜記》和《幽默市集》。但她最喜歡的卻是相對簡約的《漁日農場》。

林姍慧(右)和媽媽背後的是她的6幅參展作品。(香港文聯網)

她說,畫中是元朗一個農場,因為曾去過,感覺那裡的生活輕鬆、自在,不像在市區般繁忙。不過,卻不是寫生之作,畫的內容都是她想像出來的。她嚮往那裡的恬靜和青綠。

林姍慧最喜歡右一這幅《漁日農場》。(香港文聯網)

最小的畫家林行之原來是林天行3歲的孫子,常在爺爺的畫室跳來蹦去,看着那些五顏六色的畫,自然拿起畫筆塗鴉。這次共展出四幅「無題」之作。

3歲林行之的4幅作品。(香港文聯網)

在畫展,小行之同樣「本性難移」,竄來竄去,筆者想找他跟作品拍照,爸爸和師姐也找了好一會。有點爺爺小時候愛在深山裡鑽的品性。後來被「抓到」了,也不肯好好站着,媽媽好不容易抱起來。問他喜歡哪幅畫,他用手指着紅色的,因為畫中有他喜愛的蘋果。像嗎?

3歲的林行之喜歡這幅紅色畫作。(香港文聯網)
5歲的羅千柔作品《無題》系列。(香港文聯網)
9歲的李長樂作品《雲》(左)和《花瓶》。(香港文聯網)
10歲的余月作品《青蛙》。(香港文聯網)
14歲的吳浩銘作品,左起:《蛙》、《龜》和《石榴》。(香港文聯網)

「四維彩墨」(The 4-D Art Club)畫會由林天行於2002年底創立,「四維彩墨」中的「四維」兩字,意義深遠,是林天行對學生們的冀盼及要求。他認為,人生是立體的,但人生若只有「知識」、「技能」、「事業」這「三維」,仍然不够,還需添上第四個維度──「審美」,才能成為全人,那是藝術精神的維度,是心靈建設中不可或缺的。

資深畫家伍汝的《頌》系列作品4幅。(香港文聯網)
黃文偉的《維港夜象》。(香港文聯網)
張麗莎及其作品《山中月色》。(香港文聯網)
學員們的書法作品。(香港文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