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灣區演藝之都,深圳要講好本土故事

陳永華

說到新年裡對城市音樂文化的渴盼,我第一時間想起的是「十四五」規劃中,深圳的文化定位。深圳已在逐步落實「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包括建造博物館、美術館、歌劇院、創意設計學院、音樂學院等,「十四五」規劃指示深圳要打造「國際一流城市文化地標,同時亦要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活動品牌,繁榮發展文藝精品創作,打造灣區演藝之都,推出一批具有中國氣派、深圳特色的原創精品力作。」上面這幾條就是方向綱領,需要的就是這些音樂文化。但具體來說,要怎樣才能達到呢?

有人才,方有風格

音樂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有其社會功能。西元前五世紀的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其門人蘇格拉底及亞里斯多德等人,一直認同適當的音樂可改變人的情緒,塑造一個人的性情及品格,乃至打造一個民族的文明。

《大地的韻律──陳永華與香港中樂團》音樂會現場。

這種看法與差不多同期的孔子學說十分相近,儒家在《禮記‧樂記》中曰:「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可見一個地方當時的音樂是一種社會反映。又雲:「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而《禮記‧經解》有云:「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廣博易良」者,大約就是有廣闊胸襟,心存善良的人,這種特質就是要透過音樂去培養出來的。

由古代跳回今日之中國,縱觀大灣區經濟、教育及文化發展,雖然深圳的地位日益重要,其經濟與科技愈來愈突出,唯獨文化藝術未能貼近上海、北京、香港、倫敦、巴黎、紐約等國際大都會。一座國際大都會不只有經濟與科技, 更要有足夠水準的藝術活動,如此才能稱為「最宜居的城市」。與其說深圳需要怎樣的音樂文化,不如說深圳要有一個全盤的文化藝術發展藍圖, 而音樂是最有效的活動之一。

在談論要有甚麼音樂之前,首先要知道一個地方音樂活動的成功不單單只依賴於表演者。以維也納為例,這座舉世聞名的音樂之都,常住人口不足兩百萬,但它早在1817年就成立了維也納音樂學院(於1998年更名為維也納音樂及表演藝術大學);1842年成立的維也納愛樂樂團更是名列全球前三名。曾在維也納活動及居住過的音樂大師就有海頓、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馬勒、勛伯格以及以圓舞曲聞名於世的施特勞斯父子。維也納還有超過30多間音效極佳的音樂廳及歌劇院。

陳永華在指揮演出中。

更值得一提的是,凡在維也納首演的音樂作品,之後成為經典的也是數不勝數,這包括海頓和莫札特的許多交響曲及協奏曲,而貝多芬九首交響曲的首演也全部放在了維也納。部分酷愛古典音樂的樂迷甚至覺得不再需要新的作曲家,因為上述大師們的作品就已足夠他們聆聽一輩子了。深圳若能不斷地吸引富有音樂才華的人到來,那就自然能成就一種音樂風格及文化,成為東方的維也納。

推動全民音樂活動

要建設「國際一流城市文化地標,成為灣區演藝之都」,深圳就得需要有國際知名文化活動品牌,並且要有中國氣派、特色的文化精品創作。以交響樂為例,它本來是西方發展了近三百年的精緻文化,源自德國、奧地利及周邊地區。德國及奧地利樂隊在其國家演繹交響曲時,從不用想有沒有德、奧文化,因為文化早已融入當地音樂及藝術中。而在中國,我們自己的樂隊在演繹西方經典作品時,能將技術與原味風格發揮極致,但很少人去問:「我們自己的東西在哪裡?」所以,本地樂團一定要竭力打造自己的經典,對外交流需要精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歐美觀眾去認識本土文化。

除此之外,推動全民參與音樂活動也至關重要。維也納人的生活中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維也納的音樂會大多座無虛席,均是市民及遊客主動在網上預訂每一場以至整個樂季的套票。歐洲個別的音樂品牌,例如德國拜羅伊特小鎮(常住人口不足八萬)一年一度的瓦格納歌劇節,樂迷們更是需要至少提前五年預訂門票。而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新年音樂會也要早一年多訂購,這場音樂會每年都能吸引全球一百多個國家轉播(中國中央電視台從1987年開始轉播)。所以要鼓勵及推動市民把參與音樂會看成是一件應該付費參與的事,並養成習慣。我發現,每有海外知名樂團或獨奏家來中國時,大家願意花費昂貴票價去觀賞,但對於廉價的本地樂團卻支持者寥寥。城市文化建設宣傳要鼓勵市民多多扶持本地樂團,城市也要積極推動成立業餘音樂組織,讓更多的市民能夠參與到音樂表演中來。

陳永華正在指導學生。

當然,打造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不是朝夕之功,不僅需要文化的積累,更需要多方面配合。紐約曼哈頓區的百老匯大道聚集了40多間劇院,每間劇院能夠容納大約500名觀眾。從十九世紀末進入二十世紀初,百老匯音樂劇開始蓬勃發展,最長壽的演出是1988年1月至今的《歌劇魅影》。而倫敦西區也有近40間劇院,不間斷地演出音樂劇。百老匯及倫敦西區這兩個音樂劇朝聖地的成功雖然離不開作曲作詞家、歌唱家、舞蹈家、編導及一眾演員的精彩演繹,但劇場營運者、舞台技術的燈光及音效師、道具、布景設計及劇場其他工作人員的努力,以及背後的製作管理團隊的宣傳、行銷、票務及財務等的支持也同樣重要。此外,周邊的酒店及餐飲、便利的本地及國際交通設施,良好的社會治安等也為這兩個音樂朝聖地的成功提供了保障。音樂是一條鏈的產業。

音樂需要與各類藝術同步

音樂還要兼具文學素養。不要忘記偉大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歡樂頌》,正是貝多芬從德國詩人席勒的詩歌中獲得啟發而創作的。光未然(張光年)先生渡過波濤洶湧的黃河後寫的長詩《黃河吟》,讓年輕的冼星海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從而孕育出《黃河大合唱》。由此可見,音樂與文學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其他藝術形式包括書畫、戲曲、舞蹈、話劇,以及民間藝術的剪紙、染布、刺繡、年畫等都能與音樂創作相互感通。法國印象派的繪畫及後來產生的音樂,在其發展過程中, 曾深受日本版畫的影響。例如法國作曲家德彪西的交響詩《大海》,就是從日本版畫家葛飾北齋(1760-1849)的名作《冨嶽三十六景》的第一幅《神奈川沖浪裡》(1831)中獲得創作靈感。所以,深圳不單要有音樂,音樂更要與各類藝術同步。

陳永華作曲的粵劇《鄭和.情義篇》2021年11月在香港沙田大會堂演出。

總而言之,深圳在2023年要的音樂是能說好中國故事,令人胸襟寬廣、心存善良,有正確價值觀的音樂。我們在欣賞西方古典音樂之餘,也要對自己的文化有強大的自信心。何謂國際?一位年輕的中國鋼琴家自豪地用一台製造精良的中國鋼琴,在中國及國際舞台上以令人讚嘆的技巧及深度,去演奏中國作曲家優秀的作品,這就叫國際!

編者按:陳永華教授是香港作曲家及指揮,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副院長(教育))

來源:深圳《晶報》164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