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電影發展的優勢

趙衛防

大灣區戰略是新時代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這一重大戰略正式被提出,始於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該《綱要》提出將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9個內地珠三角城市共11個具有各自區位優勢的地區整合成為粵港澳大灣區。

具體到文化產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共建人文灣區」,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音樂、文博、時尚、飲食、體育等多方面齊頭並進。創新驅動是推動大灣區戰略的基本原則,其將推進大灣區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其中電影產業的發展與創新是大灣區文化戰略的重要方面,在當前的態勢中,大灣區電影發展既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也存在著艱巨的挑戰。

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地理位置圖。

一、香港電影的優勢是大灣區電影發展的首要資源

香港電影中的類型美學是其最重要的華語電影美學資源,在世界電影中都佔有重要地位。至二十一世紀初,香港電影大規模北上,其類型美學為內地電影的發展插上了美學翅膀,助推了內地電影的騰飛。

此外,以人本為中心的港式人文理念、從內容到形式層面的極致化展現以及優生態創作鏈等「港味」美學,也是百年香港電影鑄成的寶貴美學財富,對華語電影的發展乃至世界電影的發展都有重要的美學推進意義。

在產業層面,香港電影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創立了獨特的獨立製片體制,五十年代推出了符合現代化產業發展的大廠體制,七十年代踐行了將大型院線公司和獨立製片公司整合而成的衛星制,八十年代形成了以院線公司為龍頭、推進其產業快速發展的院線制行銷模式。

香港電影海報匯集。

在二十一世紀初,院線制被引入內地,使得被束縛已久的內地電影發行放映生產力得以極大的解放,為內地電影的發展插上了產業翅膀。

內地電影在獲得了類型美學的翅膀和院線制的產業翅膀後迅速騰飛。在這種態勢下,內地和香港電影的融合與互動也在不斷深化,兩地合拍片成為華語電影的品牌,也是中國電影發展的主要動力。而這一主要資源亦會為大灣區電影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二、以珠影集團為代表的廣東電影資源是大灣區電影重要資源

以珠江電影集團為代表的廣東電影資源在產業分佈層面較為廣泛,既包括曾經的珠江電影製片公司(珠影)、深圳電影製片廠、廣東電視台、南方電視台等廣東地區的國有影視企事業單位,也包括眾多的私營影視出品公司、院線公司等,還有在廣東地區有著廣泛分佈的影視拍攝基地及後期製作基地。

珠影拍攝的電影《海外赤子》。

在資源層面,珠影、原深圳電影製片廠等出品了《南海潮》(1963)、《七十二家房客》(1963)、《跟蹤追擊》(1963)、《海外赤子》(1979)、《鄉情》(1981)、《廖仲愷》(1983)、《雅馬哈魚檔》(1984)、《少年犯》(1985)、《孫中山》(1986)、《花街皇后》(1988)、《花季雨季》(1997)、《安居》(1998)等經典影片,以及《外來妹》(1991)、《情滿珠江》(1993)等優秀電視劇。這些影視劇大都立足於珠三角地區歷史或現實的呈現,形成較為濃郁的廣東影視美學特色,對大灣區電影的美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廣東地區的國有影視機構和民營影視企業也推出了許多優秀的粵劇電影如《白蛇傳•情》(2019)、《刑場上的婚禮》(2019)、《南越宮詞》(2021)等,這些粵劇電影都取得了較好的票房和口碑,在各類電影節展上獲得大獎,也是粵港澳電影取得發展的重要美學資源和優勢呈現。

電影《南越宮詞》海報。

三、華南一地區影視基地是大灣區電影的重要產業優勢

當下眾多的華南地區影視基地,則是大灣區電影的另一重要產業優勢。

目前,佛山、深圳、珠海、廣州等地具有大量的影視製作基地,如佛山西樵山國藝影視城、中央電視台南海影視城、中山影視城、廣東影視城等等。

除了這些具有產業規模的影視基地外,大灣區還有諸多南方特色的影視外景取景地,如香港的灣仔、尖沙咀、旺角、九龍灣等,澳門的大三巴牌坊、媽閣一號碼頭、路環、澳門威尼斯人酒店、聖方濟各教堂、沙利文餐廳、葡國風情等,以及內地的廣府、潮汕、客家、碉樓等多處有著鮮明歷史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取景處,所能提供的取景搭配也十分多樣。

這些影視基地和取景地已經形成集團產業優勢,其華南特色也是國內其他影視基地所不具備的,是大灣區電影未來發展的重要資源。

南海影視城的策馬奔騰馬戰實景《三英戰呂布》。(央視南海影視城網站)

四、動漫產業是大灣區電影的特色優勢

動漫產業亦是大灣區電影的特色優勢之一。目前影響較大的國產動畫影視劇及動漫形象(特別是低幼類動漫)大多出自廣東,如生產《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的奧飛公司,出品《豬豬俠》系列的詠聲公司以及出品《熊出沒》系列的華強方特公司均是廣東地方企業,「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經典的動畫形象也誕生於廣東。

而產自香港的動畫形象「麥兜」則憑藉呆萌和飽含童真的治癒系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擁有治癒人心的強大力量,麥兜也因此成為華語動畫的又一個經典。

系列電視動畫《熊出沒》劇照。

除動畫片和動漫形象外,大灣區還擁有動漫產業中的其他元素,如作為大陸主要的動漫期刊之一且在中國大陸地區尤其是南方影響度較高的《漫友》雜誌、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動漫獎項之一的中國動漫金龍獎、基本囊括內地線上線下最有實力的漫畫運營與製作機構的中國國際漫畫節動漫遊戲展等,也都根植於廣州,彰顯出了大灣區的動漫產業優勢。可以說,產自廣東和香港地區的動漫形象、動漫企業和動漫文化活動帶動了「國漫」的起飛,這是國內其他地區很難具備的優勢。

五:既有國際影響又有自身特色的電影節展

此外,香港、澳門、廣州這三座灣區中心城市都有著既有國際影響、又有自身特色的電影節展。其中,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均是較為經典的電影節展,在全球都具有較大的傳播度和影響力。

創立於2009年的澳門國際電影節也發揮澳門東西方文化彙聚的優勢,集中展示全球的優秀電影。其在鼓勵電影(電視、動漫)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同時,培育本澳電影、電視及動漫從業新人,搭建資本與影視項目對接的平台,努力打造一流的國際電影節。這些電影節展既是大灣區電影的重要資源,更是其與國際電影交流的重要視窗。

香港國際電影節2023宣傳海報。

六、廣東地區歷來是中國電影的第一大票倉

廣東地區歷來是中國電影的第一大票倉,如在2021年,中國內地各省電影票房中排在榜首的廣東省票房高達60.15億元,佔全國總電影票房的比重超過10%,觀眾人次為1.467億,這些指標均遙遙領先於其他各省份,而大灣區中的內地城市是這一票倉的主要貢獻者。

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也是傳統的電影市場強勢地區,上述的方方面面構成了大灣區電影的顯耀優勢。

本文作者趙衛防。

(編者按:本文節選自《對大灣區電影發展的思考》,全文原刊《中國電影市場》雜誌2022年第12期,作者趙衛防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研究員。)

來源:中國電影評論學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