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K11藝術節啟動 「City As Studio」塗鴉及街頭藝術展打頭陣

呂書練

進入三月,各種大型藝術活動接二連三,繼以表演藝術為主的「香港藝術節」閉幕後,另一個視覺藝術主打的K11藝術節(K11 MUSEA Art Karnival)則登場,此乃K11集團主辦的第三届年度藝術盛事,在即日至 5月14日期間,其文化零售地標K11人文購物藝術館(K11 MUSEA)全面開放,於室內、室外合共展出超過160件世界級藝術品。

奧地利藝術家Erwin Wurm的《熱狗巴士》在室外展出。(圖片由K11提供)

其中,以首個在中國土地上舉行的「City As Studio」塗鴉及街頭藝術展覽為重點兼打頭陣,以示向街頭文化致敬。這個把城市視為創作室為寓意的藝術展,以「紐約」、「洛杉磯」、「三藩市」、「新世代」和「本地藝術家」為主題分為五個展區,共展出30多位包括殿堂級街頭藝術家Jean-Michel Basquiat、Keith Haring、FUTURA,以及人氣之星KAWS、AIKO等的逾100件藝術傑作。

「City As Studio」展覽現場。(香港文聯網)

根據現場導賞員介紹,每個區域展品代表一個特定時代,策展人希望透過這些風格各異的作品追溯塗鴉及街頭藝術如何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美國東岸紐約地鐵站與停車場浮起,之後又延伸至西岸的洛杉磯、三藩市,乃至新一代又以怎樣的作品呈現,探討了這個藝術流派的起源與演變,以及其後風靡全球的原因。

焦點展品之一:紐約著名塗鴉藝術家凱斯.哈林及LA II合作的木面噴漆作品《無題》。(圖片由K11提供)

「紐約區」是最有看頭的,那被視為街頭藝術的發源地,展品包括當今藝壇最具影響力的塗鴉藝術家凱斯‧哈林(Keith Haring)和LA II(本名為Angel Ortiz)於1983年在其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攜手創作的木面噴漆《無題》(Untitled)。同場另有兩幅凱斯‧哈林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紐約地鐵站內未被使用的廣告位上以白色粉筆描繪的黑色塗鴉作品。

凱斯.哈林在紐約地鐵站廣告位上的兩幅塗鴉之作,中圖被解讀為「快樂的臉孔與閃耀嬰兒」(1980年),右圖為「核子電視與猴子外形」(1984年)。左圖則為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著名的《情人》。(香港文聯網)

在場內所見,這些塗鴉及街頭藝術作品乍看雜亂無章,細嚼各具內涵,這些在社會邊緣遊走的藝術家一方面藉作品表達心聲,另方面反映民眾生活,比如在公共藝術領域享負盛譽的雕塑家John Ahearn就經常走進社區、街道、沙灘等地方,並徵得當地人同意,隨即為其倒模創作一座似足真人的平民雕塑作品。

紐約雕塑家John Ahearn於1984至1999年期間即場為平民倒模而成的丙烯、石膏真人作品。(香港文聯網)

Lady Pink是一位出生於厄瓜多爾、在紐約成長的女性塗鴉藝術家。她1979年開始跟一群男孩子闖進車廠和地鐵塗鴉時,人們曾擔心女孩子會拖後腿,但她卻以異常勇敢的表現令人接受自己,作品也在這個以男性為主的領域脫穎而出。現場也有兩幅她的作品。

展覽現場一角:左邊牆上的兩幅圖就是Lady Pink作品。(香港文聯網)
本名為 Chris Ellis的DAZE也是另一位紐約著名藝術家。圖為他的丙烯、噴漆作品《傑克遜高地》( Jackson Heights, 2017)。

來到西岸的「洛杉磯區」及「三藩市區」,可欣賞到最具標誌性的加州藝術家作品,但作品色調和風格明顯轉至陰沉、詭異,包括街頭塗鴉先驅 Chaz Bojórquez 的《幸運先生》(Mr. Lucky)及Mission School藝術運動關鍵人物 Margaret Kilgallen 的《無題》(Untitled)等。

在洛杉磯區的Chaz Bojórquez作品《幸運先生》。(香港文聯網)

「新世代區」(New Generation)是另一個重點展區,幾位當今炙手可熱的藝術家KAWS、AIKO和Timothy Curtis的作品可以在這裡看到,還有將各種海報、商標和廣告片等流行文化元素二次創作或互相融合成特別視覺效果的作品,反映新世代藝術家們的無窮創意和多元性。

紐約「八零後」藝術家Timothy Curtis的《24張臉》。(香港文聯網)
AIKO作品之一。(香港文聯網)

除了平面繪畫,現場還有不少立體性作品,包括法國塗鴉藝術家安德烈‧薩拉華(André Saraiva)的瓷漆、金屬作品《郵箱》(2019)以及三藩市為創作基地的Craig Costello創作的另一個郵箱作品──以乳膠搪瓷、Krink油漆的鋼製《無題》(2011年),而法國藝術家JR也展出可移動的「眼神接觸系列13之《對角線列車》。

法國藝術家JR的「眼神接觸系列13之《對角線列車》。(香港文聯網)
圖:Craig Costello以乳膠搪瓷、Krink油漆和鋼創作的郵箱作品《無題》(2011年)。(香港文聯網)

除了「引進」外,該活動的支持機構K11 Art Foundation還特別跟本地街頭藝術支持機構HKWALLS合作,在「本地藝術家區」展示四幅本地街頭藝術作品。為了配合展覽,主辦方還推出各種形式的配套活動,包括講座、放映活動、語音導覽、現場導賞團,並設有網上學習設施和塗鴉主題互動活動的教育資源角等,力求令觀眾在瀏覽之餘,也能在現場體驗「創作」之樂,加深對街頭藝術的理解。

本地藝術家街頭藝術作品展區。(圖片由K11提供)

在藝術節期間,主辦方也於該文化零售地標各層和室外放置不同的藝術大師作品,供市民免費參觀,焦點作品包括本月逝世的英國著名女雕塑家Phyllida Barlow於2017年為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英國館創作、氣勢磅礡的裝置藝術《無題:大建築;裝飾球》,以及奧地利藝術家Erwin Wurm的《熱狗巴士》──作品以滑稽與超現實主義手法重新審視食物、人類及消費文化之間的關係。主辦方並在藝術品旁,不定期於周末時段向顧客送上手工小吃,以助公眾深刻體驗《熱狗巴士》的背後寓意。

英國女雕塑家Phyllida Barlow的裝置藝術《無題:大建築;裝飾球》在室外展出。(圖片由K11提供)

街頭塗鴉是在世界各個角落都存在的社會現象,最初是青少年隨心所欲的一個狂野舉動,但隨着越來越多青少年在某一個特定時期和特定區域進行這種「法外」表達時,就形成了一種社會現象,乃至文化運動而引起人們的關注,而塗鴉之作也慢慢形成一種後來被歸納為「街頭藝術」的作品和藝術流派。

將各流行文化元素融合進行二次創作的作品。(香港文聯網)

正如策展人傑弗里‧戴奇(Jeffrey Deitch) 在「策展人的話」中介紹說,「由青少年創造的狂野風格塗鴉,很可能是普普藝術以降最具影響力的藝術運動。在不同住宅區域、地鐵車廠,以及荒廢的近郊停車場冒起的多樣化塗鴉及街頭藝術風格,於全球各地百花齊放,興起了50年後依然持續演變,充滿生命力。」

策展人傑弗里‧戴奇(Jeffrey Deitch)。(圖片由K11提供)

總之,這是難得一見的街頭藝術精品雲集之處,整個展覽從不同角度呈現了不同年代、風格與地域的塗鴉之作,不但讓東方觀眾欣賞到曾在西方世界盛行的街頭文化那種變化萬千之美,也有助人們對這種源自民間自由表達的藝術內涵的理解。

現場機械人正模擬在街頭牆壁噴漆。(香港文聯網)

後記:「City As Studio」展覽由即日展至5月14日;地點: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維港文化匯(VICTORIA DOCKSIDE) K11人文購物藝術館六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