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節六月回歸 逾十位越劇梅花獎得主將雲集香江獻藝 北京京劇院載譽重臨打頭炮

雷詩琳

闊別三載,由香港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中國戲曲節今年再啟動,將集合一批中國優秀戲曲劇團,包括十多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並精選九台涵蓋京劇、曲劇、川劇、漢劇、粵劇、婺劇、崑劇和越劇的高水平戲曲節目,定於6月至10月期間在香港各舞台呈獻。

本届戲曲節將由再度訪港的北京京劇院打頭炮,以張君秋入室弟子、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王蓉蓉領銜主演的京劇經典劇目《狀元媒》拉開序幕;本劇劇情生動,情趣盎然,乃張君秋的代表作之一,他曾於1963年來港演出此劇目。王蓉蓉傳承演出此劇近2,000場,其演出更拍成京劇電影。

梅花奬得主王蓉蓉將隨北京京劇院來港。圖為她將演出的開幕節目《狀元媒》的造型。(圖片由康文署提供)

北京京劇院於1979年成立,匯聚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以及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趙燕俠等京劇大師。許多在京劇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藝術家都曾為該劇院節目擔任主演。劇院以演出傳統經典京劇劇目見長,同時不斷創作新劇,至今上演及創作的劇目多達數百齣,並曾先後出訪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廣獲讚譽。

北京京劇院將演出的《詩文會》劇照。(圖片由康文署提供)

該劇院的第二場演出先以武戲經典劇目《戰馬超》打頭陣,繼而上演喜劇色彩濃郁、唱腔華美動聽的張派另一代表劇目《詩文會》,以及京劇經典的老生、花臉對戲的《將相和.負荊請罪》;壓軸的《金山寺.斷橋.雷峰塔》為京劇骨子老戲,亦是張君秋早年常演劇目,擅演此劇的王蓉蓉盡現張派唱腔精髓。

王蓉蓉在《金山寺.斷橋.雷峰塔》中盡現張派唱腔精髓。(圖片由康文署提供)

此外,今年戲曲節還邀得逾十位越劇界梅花獎得主雲集香江,在「越劇梅花獎星光薈萃」中上演四齣越劇小生流派長劇《紅樓夢》、《珍珠塔》、《梁山伯與祝英台》和《何文秀》,齣齣經典,藉以向越劇前輩藝術家致敬。

觀眾也可在戲曲節期間欣賞到在香港舞台難得一見的漢劇和曲劇。漢劇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至今有近400年歷史。武漢漢劇院首次參與戲曲節,由梅花獎得主王荔和多位國家一級演員傾力演出三齣經典劇目《宇宙鋒》、《亡蜀鑒》和《二度梅》,盡展漢劇的傳統精髓。曲劇的題材多反映民間生活,唱、白通俗易懂。河南省曲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將會以最佳陣容,為香港觀眾帶來三齣代表劇目《風雪配》、《卷席筒》和《陳三兩》,呈現河南風韻。

梅花奬得主王荔將隨武漢漢劇院首次參與戲曲節演出。(圖片由康文署提供)

此外,今年戲曲節將呈獻不同劇種的《白蛇傳》, 首先是四川省川劇院則帶來極富巴蜀韻味的《白蛇傳》,其院長兼梅花獎「二度梅」得主陳智林另擔綱演出川劇經典《和親記》,並帶領一組優秀演員演出折子戲專場。而載譽重臨的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將演出「文戲武做」的《白蛇傳》和多齣折子戲,盡展婺劇武打功架特色。

四川省川劇院的演出劇照。(圖片由康文署提供)

江蘇省蘇州崑劇院再以原班陣容來港上演青春版《牡丹亭》上中下本,此劇由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劃並擔任總製作人,演出保留了崑曲的詩意,亦呈現古典和現代相互交融的舞台場面。梅花獎得主沈豐英和俞玖林將再度攜手演繹這段超越生死的愛情故事。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的《白蛇傳》劇照。(圖片由康文署提供)

「粵劇武生藝術專場」由本地著名粵劇武生廖國森夥拍名伶李龍、尹飛燕和阮兆輝等,演出有「武生王」美譽、已故名伶靚次伯的名作,包括《六國大封相》、《龍鳳爭掛帥》、《碧血寫春秋》和《十奏嚴嵩》,其中《龍鳳爭掛帥》的「葬馬」更是近20年來絕少在舞台上演,值得戲迷留意。

香港著名粵劇武生廖國森(圖)將夥拍多位名伶演出「粵劇武生藝術專場」。(圖片由康文署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主辦方今年將在維多利亞公園搭建標誌香港特色的大型粵劇戲棚,並特邀多位香港頂尖名伶合演多齣傳統粵劇戲碼,作為戲曲節壓軸節目「太平處處是優場──維園粵劇戲棚匯演」,體現香港地道戲曲文化的獨特景致。「太平處處是優場」出自宋代愛國詩人陸游的名句,意指盛世下人民生活富足,文藝活動興旺,處處皆是舉行演出的好地方。

2023年中國戲曲節海報。

除上述演出外,戲曲節期間還會舉行講座、藝人談、展覽和戲曲電影欣賞等多項延伸活動。各場節目門票於即日起在城市售票網告(www.urbtix.hk)及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售票處發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