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線上+線下呈現精彩 匯聚130間藝廊更多聚焦本地藝術創作

遲來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5月25日於香港會展中心新翼開鑼,除即日起至27日的貴賓預展場外,28日、29日(周六、日)連續兩日將對購票的公眾開放。隨着香港疫情管控措施有限度放寬,首日(VIP預展日)的巴塞爾現場甫過午後已可見到逐漸密集的客戶人流,因應疫情,今年的巴塞爾VIP日,展覽場內已不見以往為客戶提供的流動香檳推車,參觀者打卡拍照也都嚴格戴口罩,作為本港最大型的藝博會,防疫措施非常到位。

預展首日展覽現場。(點新聞記者攝)

衛星展位增加

展會的展覽規模來看,相較於從2013年首展到2020年因疫情停辦展會之前,香港巴塞爾的參展畫廊數量幾乎每年都不會少於230家,今年參展的有來自28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30間畫廊,仍維持在一層樓的展示空間面積。不過,畫廊人員不在現場的衛星展位相應地從去年的55家增加到了今年的82家。

2022年巴塞爾藝術展,參展商來自28個國家及地區的130間藝廊。(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雖然台灣近年也開始經營「台北當代藝博會」,且於上周剛剛結束,但台灣地區的幾間主要畫廊仍不缺席香港展會,今次則有尊彩藝術中心、TKG+、耿畫廊等7間畫廊參展,可見香港的亞洲藝術市場優勢。

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也是第二屆以混合形式呈獻的香港展會,不能到現場的人士,可透過巴塞爾藝術展的多頻道數位項目「巴塞爾藝術展:現場」 (Art Basel Live) 觀看展會內容。「網上展廳」將於展會期間開放至5月31日午夜12點(點此網上觀展)。

今屆展會將展出由精選參展藝廊呈獻的六件大型裝置作品,包括:

台灣藝術家徐永旭的自由形態作品,融合身體與精神上的奔放;
北京藝術家冰逸的地理和天氣作品當中的「黑洞波相、地質波相、水生波相」;
由漢雅軒呈獻40頻道的揚聲器系統裝置,播放藝術家梁基爵的心跳聲;
弗勞爾斯畫廊將呈獻陳麗雲的作品,探討媒介使用和日常體驗的變化;
藝倡畫廊將展示香港新銳藝術家許開嬌,令人聯想到香港金魚街的作品;
駐紐約藝術家費明傑的《Garden of Life》,則以生死為題,聯繫東方與西方哲學。

費明傑的大型裝置作品《Garden of Life》。(點新聞記者攝)

聚焦本地藝術創作

相較於往年,今次巴塞爾更多聚焦本地藝術家,包括galerie du monde、am space在內的不少本地畫廊,均選擇重點呈現本地藝術家創作。galerie du monde重點帶來兩位香港藝術家唐家偉和曾建華的作品,展覽及項目經理戴瑩觀察到,近年多了本地藏家支持本地藝術家,因受益於Art Basel多年舉辦,隨着本地觀眾接觸當代藝術品越多,視覺經驗也越發豐富,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她亦認為這是向世界推廣香港藝術家的很好時機:「我們畫廊方希望可以給到他們更多展出機會,也更多向世界各地策展人、藝術機構去介紹他們的作品。」

2022巴塞爾藝術展典亞藝博展亭,採用蘇州庭園式設計。(點新聞記者攝)

典亞藝博展亭創新境

典亞藝博展亭也是今年巴塞爾的另一焦點,今年已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與典亞藝博第三年合作。談起當初合作原因,典亞藝博創辦人及總監黑國強說是因為「疫情」,「疫情的出現令環境有更多不明確的情況,通關又有困難,如何令到藝術界保持開心氣氛呢?我們便和巴塞爾合作,後來也成事了,這可說是世界首例,一個藝術展覽品牌活動走入另一個藝術展覽中。」

今年典亞藝博展亭群展名為「藝•典 ARTique」,其名稱正是「Art」與「Antique」的拼合詞,「藝•典」融合了藝術與古董,當中揉合了歷史文化與藝術。展覽匯聚6間分別專註於歷史上不同範疇藝術的知名藝廊。此外,是次典亞藝博展亭展出全球首兩個以中華傳統美學文明為原型的角色進入Sandbox(沙盒)元宇宙,結合古典與現代藝術、文化及虛擬金融技術,帶來全新的收藏體驗。

看點介紹:

其他重點項目包括張碩尹的裝置作品《檳榔屋、三蘇床與蝸牛陷阱》,由半紀錄片錄像以及藝術家和阿美族獵人於2020年在台灣山區的住所和製作的器具組成。

本港經營現當代藝術非常重要的畫廊季豐軒位於1B26位置,今次帶來謝景蘭、李華弌、盧志榮、傑拉德∙施耐德、皮耶∙蘇拉吉、喬治∙馬修、喬納斯∙伍德及薛松畫作。對於選件,負責人季玉年認為這些藝術家兼備廣博的文化體驗和全球視角,以新穎出眾手法聯繫東西方藝術,他們顛覆傳統,毫不妥協,為藝術史的柱樑添節闢章。

來源:點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