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遺之戲棚搭建技藝

戲棚是地方籌辦神誕、太平清醮或盂蘭勝會時,上演「神功戲」或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其最大特色,就是具備「隨建隨拆」的靈活性。搭棚師傅根據不同需求,可靈活地搭建出容納少至百餘、多至數千觀眾的戲棚,體現了傳統的中國建築智慧。

用竹子等材料所搭建的戲棚。政府青少年網站圖片

搭棚技藝在中國有悠久歷史,漢代的百戲表演中已使用竹架撐起的「棚閣」,是竹戲棚的雛型;至宋代更有搭建流動戲棚的文字記錄。清代以來,隨着神功戲及地方戲曲蓬勃發展,各地對流動戲棚的需求大增,不少搭棚師傅到各鄉村謀生,逐漸發展出我國獨有的戲棚搭建技藝。香港的戲棚搭建技藝歷史悠久,有關戲棚最早的記錄十九世紀末便已出現。每逢神誕、太平清醮、盂蘭勝會等特別的日子,香港不同的社區,尤其是新界的鄉民或漁民,以及粵語地區一帶的廣府、潮州和海陸豐等族群,除了舉行各種宗教儀式之外,還會聘請搭棚師傅搭建戲棚,邀請戲班演出神功戲,娛神娛人。戲棚搭建技藝的傳承,因本地以神功戲酬神祭祀的傳統而得以延續。

宋代路邊戲棚。

戲棚主要由竹、杉構成樑柱及框架,外蓋鋅鐵片遮蔭擋雨。搭棚師傅因地制宜,再根據觀眾人數多寡及節慶活動的性質,決定戲棚的類型,常見的類型主要有「龍船廠」及「大金鐘」兩種。

龍船脊戲棚模型。

「龍船廠」又稱「龍船脊」,因其外觀與昔日存放龍舟的臨時竹棚相似而得名。「龍船廠」的結構較簡單,屋脊與戲棚入口成縱向伸延,整體建築形態較低矮扁平,一般在天后誕、盂蘭勝會等每年都會舉辦的節慶活動中使用。

西九大戲棚的「大金鐘」設計。

「大金鐘」則仿照銅鐘的形狀搭建,結構比較複雜,在「龍船廠」的基礎上加建一層棚頂,其屋脊與戲棚入口成橫向伸延,因而棚頂較突出,戲棚也較大。「大金鐘」一般用於較具規模的太平清醮活動。

西九大戲棚。

雖然戲棚動輒可容納上千人,但搭棚師傅在搭建的過程中純粹以毛竹、篙竹、杉木、膠篾帶等基本材料,用鋸、錐、手套等簡單工具,便可在數星期內完成搭建戲棚的所有工序,整個搭建過程,均全憑經驗進行,以手作尺,以眼丈量,築起既穩固又具美感的戲棚,體現了傳統的建築智慧。2017年,戲棚搭建技藝被列入首批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參考資料: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