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遺之紮作技藝

香港雖然是一個摩登的國際大都會,卻一直保留一些傳統手工藝,紮作技藝就是其一。民間紮作技藝歷史悠久,紮作品可在宗教儀式中用作祭品,或用於民間節慶或裝飾,香港常見的製成品包括花炮、大士王、花燈、龍、獅、麒麟及紙祭品等。傳統紮作工藝需經「紮」、「撲」、「寫」、「裝」四個重要工序。紮作師傅以簡單的材料如竹篾、砂紙、色紙、絹布等,先紮出骨架,並將紗紙分成小塊鋪於骨架上,完成後在模型上畫寫花紋,外塗一層保護漆光油,待風乾後,再裝上絨球等裝飾。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圖片。

紮作品在香港傳統民俗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工藝在香港傳承多年,從未間斷。早在十九世紀,本地的宗教儀式中已使用大量紙紮祭品。至二十世紀初,本地紮作業興旺,曾出現不少大型紙紮舖。近年隨着時代變遷及城市發展,神誕及盂蘭勝會等節慶的規模日漸縮小,紮作業逐漸式微,但紮作品仍然普遍見於傳統節慶祭典,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種信仰儀式之中。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圖片。

以功能性劃分,紮作可簡單分為喪葬紮作、節慶紮作和裝飾紮作三類。

喪葬紮作是供奉死者的祭品,主要用於喪禮之上,包括用以超渡亡魂的金銀山、金銀橋及仙鶴,以及滿足死者陰間生活所需的各種用品。這些用品通常尺寸比實物小,包括衣、食、住、行各種所需,而且可按死者意願訂造,種類和款式包羅萬象,近年更出現不少潮流用品。

節慶紮作主要用於各類民間節慶和祭典,例如圍村點燈儀式用的「花燈」、在盂蘭勝會和醮會中的「大士王」等巨型神像、在各種誕巡遊中運載神像的「花炮」。此外,節慶紮作亦包括各類紙紮神獸,例如各種麒麟頭、獅頭和龍等。

香港電台圖片。

裝飾紮作主要包括「花牌」和「燈籠」。花牌廣泛用於婚嫁、開張、就職和廟會節慶等活動中,用作裝飾和宣傳通告。上世紀六十年代,本地紮作業亦發明了一種「機動花牌」,常置於中式餅店外作招徠,曾十分流行。當年的酒樓和百貨公司亦常在店外、陽台下放置「燈籠」作裝飾。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圖片。

紮作在傳統節日慶典和民間宗教儀式中扮演重要角色,承載了不同族群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社會和文化價值。2017年,紮作技藝被列入首批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參考資料: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