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旺活化古蹟遊 經典影像浮現

說起香港印象,相信不少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熱鬧的油尖旺區。這裏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也成為許多電影中常見的故事場景。隨着香港影視業的發展,這些取景地也聲名遠播,吸引無數影迷來港「朝聖」。今次就帶大家來到油尖旺一帶,走近屹立長達一個世紀的古典英式建築——舊油麻地警署,遊覽歷史唐樓雷生春,還有煥發生機的美荷樓、油麻地戲院及紅磚屋,體驗現實生活中的影像世界,回味一幕幕經典畫面。

出鏡率最高的警署

作為油麻地的地標建築之一,舊油麻地警署當仁不讓。這棟建於1922年的建築,是許多港產片乃至國際電影的取景地,締造了影迷們太多的回憶。舊油麻地警署樓高3層,糅合維多利亞及愛德華英式建築風格興建,古典優雅並重,左右兩翼合成V形建築。因為風水關係,面對眾坊街及廣東道的警署入口被設計成鋸齒形狀,正門並建有單層弧形門廊,以此來減低「煞氣」。

走在警署長長的回廊下,影視劇中的場景也浮現眼前:《黑社會》中大D哥狂妄地走出油麻地警署,與阿樂在警署門口一笑泯恩仇;《陀槍師姐》中英姿颯爽的娥姐就是油麻地警署的衝鋒隊隊長;《潛行狙擊》中跛Co被放出來的地點也是油麻地警署。以油麻地警署作為取景地的還有《古惑仔》、《半支煙》、《尖峰時刻2》、《談判專家》、《五湖四海》、《學警出更》、《奪命金》等等。

作為出鏡率最高的警署,它的樣貌不僅是警隊的象徵,更是無數港片迷心中永遠的龍城歲月。即使落幕,那些發生在這座建築前的警匪故事依舊歷歷在目。油麻地警署已於2016年搬入友翔道新址,舊油麻地警署仍保留報案中心為市民服務,而主樓將進行翻新改造後作為網路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基地。

今年5月20日,建於1931年的雷生春被列為法定古蹟,它坐落於旺角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最早是九龍巴士創辦人之一雷亮的住宅。雷亮早年自廣東台山縣移居香港,其後聘請建築師布爾設計及興建舖居大宅──雷生春,樓高4層,總面積約600平方米,上層為住所,地面為店舖。

雷生春的名字源於「雷雨功深揚灑露,生民仰望藥回春」,寓意雷生春的藥品能夠妙手回春。雷生春至今已經歷了91個寒暑,它不僅見證了雷亮家族在香港的早期歷史,更記錄了深水埗區過去民眾的生活、經濟活動和香港當年的建築風格。雷氏家人在一樓開了一間賣跌打酒的店舖,主治骨傷跌打。其跌打酒在深水埗、旺角區等很受歡迎,還遠銷很多地方。

漫威電影《奇異博士》中,三大至聖所之一以雷生春為藍本。

《奇異博士》裏的香港會館

作為典型的「走馬大騎樓」唐樓,雷生春的騎樓遮蓋整條行人路,可遮風擋雨。樓頂有兩塊灰塑,是雷生春的招牌,在活化過程中被保留下來。雷生春除了有建築特色之外,還有很多設計上精巧的元素,如欄杆上有花樽形的裝飾,柱頂也有簡單線條作裝飾,水泥階磚亦由模壓製出來。2012年浸會大學把這裏活化成中醫藥保健中心,亦售賣自家配方的涼茶並展示部分文物,延續雷生春以中醫藥服務市民的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漫威電影《奇異博士》中有三大至聖所,分別在紐約、倫敦和香港,其中香港的至聖所就以雷生春作為藍本,古色古香的嶺南唐樓和琳琅滿目的霓虹燈街景,一下子就喚起了觀眾對香港的印象和記憶。

油麻地戲院

油麻地戲院是市區碩果僅存的戰前戲院,具有新古典主義外觀、中式斜屋頂和裝飾藝術風格山形牆及圖紋,開業初期只放映默片,到了1934年1月23日才轉為放映有聲電影。它是當時附近油麻地碼頭及油麻地果欄的苦力、油麻地避風塘的艇家和車夫的消遣地點。

1960年代是油麻地戲院的黃金時期,專門放映邵氏製作的電影,時常滿座,最後於1980年加入「金公主院線」放映新藝城的電影。隨着時代變遷,日漸老舊的油麻地戲院未能和新式迷你電影院競爭,即使進行翻新和提升設施,生意仍慘淡,後還改為專門播放色情電影以增加收入,最終於1998年7月31日正式結業。後與鄰近的油麻地抽水站宿舍,被改建成為傳統戲曲表演中心及後勤空間,特別是為粵劇新秀和新進劇團提供演出、排練和培訓設施。

油麻地戲院現有300多個觀眾席,原有戲院頂蓋的鋼架及木樑皆保留,懷舊放映機和門柱獲展示,讓公眾在欣賞戲曲表演之餘,也能重溫舊日情懷。

紅磚屋

紅磚屋原是上海街舊抽水站的工程師辦公室,是香港水務署現存最古老的抽水站建築物。抽水站於1895年落成,共3座,每座樓高兩層,為九龍半島居民提供食水。當時的抽水站位處海旁,北座為機房及鍋爐室,中座為工場及裝配員宿舍;現存南座則為工程師辦公室。抽水站後改建為郵政局,至1967年關閉,北座和中座被拆卸,只保留紅磚屋部分。

紅牆立面、鑄鐵雨水管、鑄鐵收水斗、拱形遊廊、花崗石構件和木製百葉窗,為這座古建築注入文化內蘊。上方是中式瓦片屋頂,二樓設有圓拱形外廊,空間曾被鐵窗封閉成室內部分,活化後重新開放作走廊。2016年10月,紅磚屋成為油麻地戲院辦事處、出售有關中國戲曲紀念品的小商店。

美荷樓

美荷樓的誕生,源於1953年聖誕夜晚在石硤尾山邊寮屋區發生的一場大火,近58000人喪失家園。為要在最短時間內安置大量災民,翌年政府興建了包括美荷樓在內的首批8座六層高的徙置大廈。當時大廈只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設施:每個單位面積均為120平方呎,需容納5個成人,內無水電供應,僅在兩翼中央部分設有公共水龍頭、廁所及淋浴間。所有單位入口均由公共走廊連接,晚間此公共空間充作居民乘涼和文娛耍樂用的長條騎樓。這樣的空間設計,塑造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娛樂習慣,以至緊密的鄰里關係。

吳宇森曾居住於此

簡陋的美荷樓也孕育了大導演、大律師、足球明星……著名導演吳宇森就曾是這裏的老街坊,他為美荷樓生活館寫下了一段深情的文字:「在這裏,我們曾露宿街頭,一家人拿着碗筷等待救濟;在這裏,我曾經夜間睡在公用走廊的帆布床上看星星,發着電影夢;在這裏,寫了第一篇散文,寫過第一首詩,演出過第一部舞台劇,然後直至我26歲第一次成為電影導演,所報的地址仍然是九龍石硤尾邨……」

圖文來源:大公文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