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遺之粵劇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的表演藝術,是兩廣和港澳地區的藝術瑰寶;隨着移民的華人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這种源自南戲的廣東主流戲曲也成為世界各地傳播最廣的中國傳統戲曲之一。粵劇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更於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男.旦.女.生》帶來粵劇與當代舞的藝術碰撞。

粵劇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發揚自廣東佛山,紮根和發展於廣州和香港,以「海納百川、靈活多變」見長。明朝以降,粵劇積極吸收及融合外省戲曲劇種(如西秦戲、漢劇)、外省聲腔(如弋陽腔、崑腔等)、廣東民間說唱、廣東音樂和外來文化(如歐美電影、話劇)等藝術元素,形成獨特及多元的表演風格。

粵劇十大行當。

粵劇通過唱、唸、做、打的演繹手段,再配合化妝、服飾、道具和鑼鼓等,呈現故事情節,其表現形式糅合了文學、戲劇、曲藝、舞蹈及武打,它的唱腔、行當、化妝、身段及曲譜等都蘊含豐富的藝術價值。除了單純的表演藝術外,粵劇作為地方酬神、打醮等宗教活動的「神功戲」,更具社會及文化價值。

粵劇神功戲。

地方群體在籌辦神誕或太平清醮時,會聘請粵劇戲班演出神功戲,讓菩薩觀賞,酬謝神恩。神功戲通常會持續表演數天,每天上演「正本戲」前,必定先演出例戲。開鑼首晚,戲班會演出《六國大封相》以展示戲班實力。到了正誕日則演例戲《賀壽》、《加官》、《大送子》,平日的日戲則演例戲《賀壽》、《加官》、《小送子》。每逢在新戲台演出,或戲台坐向有所更改時,戲班便會在正式開演前舉行「祭白虎」儀式,以祈求演出順利。

粵劇《關漢卿》劇照。

粵劇除了演出反映民生百態和時事的通俗題材外,亦有取材自古典文學的高雅作品,是極具藝術內涵、雅俗共賞的表演形式,不僅是廣受歡迎的休閒娛樂節目,亦見證了廣東地區百年歷史及社會變遷,承載着獨特的時代特色及南粵文化。

參考資料: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