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力量 | 參展方介紹 |香港藝術中心

2022北京設計與藝術博覽會重點推薦展覽之一——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文化藝術主題展覽:“香港生力量25×3 [ 藝術+設計 + IP ]”(“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與香港設計及創意產業總會聯合主辦,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中國文聯港澳台辦、香港中聯辦宣文部、香港特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全力支援,以實體展同步線上作品展示及詳述,真實再現“港味”文化,正確詮釋今日香港民眾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此展首次召集齊25組香港藝術專業領域卓有成就者、25組曾在國際、國內獲獎的設計師作品,並同期推出新創25組藝術IP合作文化衍生品,總計3X25組作品,並以藝術、設計、IP三個板塊統一策展整體呈現,旨在通過3×25個“真實香港故事”,訴說過去25年的香港在文化藝術領域的過往歷程、挑戰與創新,及諸多面相。借北京設計與藝術博覽會的優質平台的專業資源及其在國際、國內影響力,演繹好中國好故事——傳承與創新、懷舊與潮流、寧靜與繁華……讓世界看見香港在藝術、設計、IP文創三大領域25年來的探索成果。

藝術要如何走入生活?融入現代社區生活——旨將藝術的哲思與精神元素融入現代人生活場景的應用,探索人、環境、城市的未知和未來,自我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

東方生活美學之中國特有的地域生活美學

但凡體驗過【港文化】獨特之體驗的人,內心燃起人間煙火處的一味暖香——以繁而不雜為設計大前提,在尺木之間製造著似微光中記憶碎片裡的一些些小番悟……

參展方:香港藝術中心

自1977年成立以來,香港藝術中心一直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及藝術教育,在積極培育藝術家的同時,努力將藝術引進大眾的生活。藝術中心相信藝術能夠改變生命。在過往四十多年來,中心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包括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影像與數位藝術、動漫、公共藝術、藝術教育、講座論壇、藝術節及社區藝術項目等,把創意藝術與大眾生活聯繫起來。

香港藝術中心旗下的香港藝術學院于2000年成立。通過學院專業的學歷頒授課程培育藝壇新血,而短期課程及其他外展活動的舉辦,更成為藝術融入社區的重要橋樑。香港藝術中心積極將藝術引進生活,讓大眾不單單可以作為藝術節目的觀眾、更可以成為藝術家、甚或藝術贊助者,讓生活與藝術緊扣。

2023年,香港藝術中心將踏入四十五周年,讓我們一同擁抱“藝術就是熱誠.藝術就是生活.藝術就是普及”的信念,努力前行。

設計師:O&O x Rehyphenation
作品名稱:《小街坊》
創作年份:2021
媒介:社區共融與再生項目

《小街坊》實景

 

作者介紹

《小街坊》設計團隊由一持工作室兩位創辦人李雪雯、陳思安及Rehyphenation 的獨立藝術家霍采兒三人所組成。

同樣是英國註冊建築師,曾參與和帶領多個國際知名的項目的李雪雯及陳思安,兩年前成立一持工作室,希望歸港後能為這個家“做點事”。

霍采兒的正職為藝術科教師,專長在三維設計領域的探索並擅長創造具有傢俱功能的藝術品;她經常運用重新思考可能性的方法及簡單的視覺語言來設計作品,並鼓勵觀者瞭解作品進行的陳述。

李雪雯和陳思安曾共同參與過數個公共空間的藝術裝置專案,而陳與霍同是拓展公共空間的成員。

展示作品

《小街坊》部分設計手稿

 

創作說明

從北角地方居民募集了老舊椅子,升級再造後稱之為《小街坊》。每張《小街坊》均來自不同家庭,承載著獨特的回憶和生活史。這些舊椅經重新設計和重新安置後,化身為每個“北角人”的家庭成員,繼續為所有當區居民創造集體回憶。升級再造後的每一件傢俱將屬於所有當區居民,並由他們共同管理。

此項目的意義在於:有助於加強人與人,新與舊之間的聯繫,同時亦打造出一處適合開展各種活動的場地。將日漸疏離的人們引到這樣一個被忽略的城市公共空間裡,因它的存在,構建了一處別具特色的北角沿海聚腳點。亦為被忽略的公共空間帶來“小新意”。

來源:公眾號「北京國際設計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