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節 2024​

中華文化節 2024​

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在呈現多元文化的同時,亦致力彰顯國家文化的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2024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首度策劃「中華文化節」,旨在加強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及培養國民身分認同和文化自信。

首屆「中華文化節」豐富多彩,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品牌項目「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以及與多個文藝組織合辦的多元文化節目和活動,例如音樂、舞蹈及跨媒體演出、電影、展覽、講座、藝人談、大師班等。除本地團體外,更會邀請內地不同省市的優秀藝團來港演出,促進不同地區和文化界別的交流融合,期望透過「中華文化節」,對內促進文化創新傳承,對外共同弘揚中華文化。

得到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支持,香港文聯特別負責當中八個重點項目,繼續為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以文化共融、文藝創新、文明互鑒為目標,助推香港文化藝術發展。

馬逢國會長的話

香港文聯很榮幸這次能與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一起,合作舉辦2024中華文化節。香港文聯組織香港文化藝術界同仁,組織、策劃、舉辦一系列傳承、推廣、發揚中華文化的文藝活動。薈萃香港各類文藝大師,透過音樂、舞蹈、展覽、講座、大師班等精心設計的文化節目和活動,彰顯本港濃厚的中華文化氛圍。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文化基因植根於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華文化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的精神,於兼容並包中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香港產生了許多偉大的文化作品,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文化大家,這是我們堅守文化自信的底氣。中華文化節的舉辦,表明香港將繼續堅持開放包容,不忘本來、吸收外來,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汲取中西方文化中的精華,向世人講好凝聚中華文化精髓的中國故事,努力拓寬中華文化同世界文化交流互鑒的多元渠道,實現推動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目標。讓具有連續性、創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征的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的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期望特區政府繼續致力促進中華文化發展與推廣的工作,香港文聯將繼續團結文藝界從香港的現實情況出發,繼續傳承、弘揚、發展中華文化,創造出更多既有歷史古韻,又彰顯當代港人努力拼搏、熱愛生活的中華民族精神的優秀文藝作品,為香港中西文化和諧共生、美美與共的社會氛圍提供更加澎湃昂揚的精神動力與財富。

一系列共十節的藝術講座,通過資深專家講解,旨在推廣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文化藝術的交流與發展。題目涵蓋中國美學、傳統文化、攝影、美術、書法、粵劇、視覺藝術、文化產業等,結合香港本土傳統文化、歷史古跡及現代藝術,以有趣形式講解。邀約的講者皆為各藝術範疇的頂尖專家。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音樂是世界人民交流的媒介,文聯以「文化興則香港興」的理念,致力支持及推動中華文化藝術交流,藉是次音樂盛會,邀請眾多內地及香港的歌手、演藝家參與,計有莫華倫、梁建楓、姚珏、譚天樂、鄺美雲、譚詠麟、陳美齡、鄭慧、張重雪、楊偉傑、麥家樂、古星輝、毛清華、趙太生、董曉露、唐少偉、青年合唱團及兒童合唱團、寰宇交響樂團。他們將以優美歌聲,頌讚祖國富強昌盛,並演奏由中國作曲及作詞人創作、以中華文化為主題的傳統及現代音樂。

《香港水墨新時代》展現當代香港水墨畫家筆下的人文、歷史及自然景觀,展覽邀請約60名香港具代表性的畫家,包括王無邪、林天行、熊海、沈平、王秋童、趙志軍、朱興華、呂豐雅、何百里、梁巨廷、黃孝逵、靳埭強、廖仕強、林湖奎等參與,共展出約120幅優秀藝術家的作品。為期13天的展期設有專題演講、水墨示範、體驗工作坊及導賞團,亦會透過研討會探索中國畫的呈現方式、當代水墨的特色和水墨藝術的各種可能性;藉此推廣水墨畫藝術,促進水墨文化交流。

香港及中國內地名家齊聚,談紅樓,談藝術,更談傳統在當下的延續與傳承。活動分為「書畫作品展」及「紅學講壇」兩部分,展覽彙集了著名書畫家金延林博士百餘幅作品,以「金陵十二釵」、「大觀園雅趣」及「紅樓詩詞書法」主題展示;另有佛教人物畫專題作品,包括《金剛經》、《妙法蓮華經》、《文珠師利所說經》等佛教經典。而「紅學講壇」則邀請多位《紅樓夢》專家,從多角度探討《紅樓夢》的詩詞、畫作特色及影視搬演。這是一次大型的紅樓文化主題活動,更可延展為中華傳統文化在香港的深入推廣與發展。

《舞韻華章》以匯聚古今、融會中西舞蹈文化的精髓,精選獲獎作品,由專業與民間藝術團體共同演出。作品標榜原創,有香港舞蹈團榮獲荷花獎的《靜聽松風》,以武術的勁道結合舞蹈身韻,表達「和而不同」的傳統文人思想。

另一亮點為香港舞蹈總會製作的大型舞蹈詩《緣起敦煌》的節選,以一襲長紗的舞動,活化佛陀坐、立、臥的三個姿態造型與及仙女飛天紗起紗落的靈動。此外還有香港舞蹈聯會的精選項目和星榆舞蹈團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舞火龍」為主題的《龍謠》等,充分展現香港藝術家的才華及編導的創意。

山西絳州與中國鼓文化一直有著重大歷史淵源,是中國鼓文化歷史的重要源頭之一。絳州鼓樂被錄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02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中心列入「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在二十一世紀已蜚聲國際。是次演出還邀請得一批近十多年來曾多次親赴山西絳州學習鼓樂的本地鼓手一起參與演出,體現傳統文化的承傳與弘揚。演出的曲目有經典絳州鼓樂《滾核桃》、《牛斗虎》、《老鼠娶親》、《秦王點兵》等。

中華魔術及雜技文化有數千年的歷史底蘊,在國際上獲獎無數,於魔術及雜技發展上亦具影響力。是次以香港為首,集內地及香港的精英,組成「奇藝幻影」團隊在港獻技,由香港著名魔術師譚永銓作為藝術總監,以魔法說書人的角色帶領大家進入「幻境」,巧遇各式奇幻人士,包括施展魔法的無名氏、變飛機的異能人、穿越時空的能者和在肩上跳芭蕾的舞者等,說書人亦會暢談花木蘭的奇幻故事,與及讀心的魔法,讓大家近距離感受中華魔術與雜技的魅力。

踏上中國文化的探索之旅 ,一起深入挖掘中華文化的象徵 一 「龍 」 的文化內涵。這次展覽 匯聚了繪畫、攝影、視覺藝術、音樂和影像等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 一系列引人入勝的作品皆展現出藝術家們對「龍」的多樣且創新的詮釋,讓參加者沉浸於一種嶄新的視 角,重新發現並欣賞中國文化的精妙之處 。
專 業 的 策 劃 人 聯 同 品 牌 及 生 產 商 ,以 具 I P 潛 力 的 展 品為靈感所製作的文創產品 ,亦將同步在展覽中亮 相 ,讓參加者即時體驗到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融合的 成 果 。此 外 ,展 覽 同 時 舉 辦 四 場 主題 講 座 ,與 參 加 者 一起探討傳統中國文化在當代的體現和演變 ,以及其 他 與 文 化 保 育 、傳 承 和 可 持 續 發 展 相 關 的 議 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