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孟母訓兒》談到戲劇結構與禮的內涵
劉亢
「戲說八德」是今屆香港藝術節的其中一個節目,該節目分兩場演出,每場各演出兩齣短篇粵劇,分別為《蘇武牧羊》、《臥薪嚐膽》及《孟母訓兒》、《千里送嫂》,每齣戲又分別對應忠、恥、禮、義四種品德。
該節目的學術顧問胡國賢說,這四齣戲「務求於史實與虛構間,既能闡述相關主題,也可以引發觀眾思考而有所得着」。有沒有引發其他觀眾思考,未敢妄論,卻的確引發了筆者的深思,尤其《孟母訓兒》一齣。
值得欣賞的戲劇結構
該劇以「短篇」名之,似有意提醒觀眾,它與常見的三小時粵劇不同。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短得只有約15分鐘:甫開場交代孟子乃「奉禮立身」的儒生;後來,妻子不慎跌倒、踞坐地上,孟子以為無禮,欲休之;孟母繼而訓斥兒子「不可處事糊塗,禮義顛倒」;孟子最後幡然醒悟,夫妻二人和好如初。
編劇於15分鐘之內,向觀眾呈現了一個完整的、包含「起─承─轉─合」的戲劇結構。可以理解如下:
背景介紹(起):介紹孟子是守禮儒生。中心事件(承):碰見妻子的失禮行為。
錯誤回應(承):孟子決定休妻。
情節轉捩(轉):孟母訓兒。
事件結果(合):孟子醒悟,夫婦和好。
在每個環節中,編劇都沒有安排多餘的情節,也沒有冗長的生旦對唱,一氣呵成而乾淨利索。對於此,值得欣賞!
吸引力不只因為「短」
吸引年輕觀眾,短篇顯然是一種手段,但是否凡演出時長較短的劇目就可以吸引年輕觀眾呢?不盡然,如上所言,《孟母訓兒》雖短, 結構卻勻稱而完備,兩相結合方具吸引力。
以同場演出的《千里送嫂》為例,全劇連序幕共六場,倘按劇名,送嫂應為中心事件,宜置於較前的場次。惟編劇偏偏要由困土山、約法三章、曹操定計、釋貂蝉……一步一步慢慢演來,當演至送嫂一節,已是第五場了。若云第一至四場俱鋪墊,則鋪墊也太長,長得令全劇失焦。
按《三國演義》,關羽千里送嫂的過程波折甚多,包括掛印封金、灞橋挑袍、過三關、斬六將等情節。反觀《千里送嫂》,第五場講述灞橋挑袍,第六場便已跳至最後一關、斬最後一將。草草收場,致使這次送嫂難免倉猝,甚至有點文不對題。
如果參考《孟母訓兒》的結構重新整理《千里送嫂》,或許可整理如下:
背景介紹(起):關羽得知劉備下落。
中心事件(承):關羽掛印封金,護送嫂嫂。
錯誤回應(承):曹操追至灞陵橋,贈送錦袍。
情節轉捩(轉):關羽過三關、斬六將;得曹操批牒放行。
事件結果(合):關羽與劉備會面;送嫂任務完成。
短篇粵劇是有吸引力的,只是篇幅短了,更應注意戲劇結構,否則結構問題會更明顯,不能不慎!
強差人意的訓兒
《孟母訓兒》主要參考《烈女傳》編成。根據《烈女傳》,面對孟子休妻,孟母訓斥:「夫禮,將入門,問孰存,所以致敬也;將上堂,聲必揚,所以戒人也。」意思是孟子入門前沒有先向屋內人通報一聲,使之有所預備,妻子措手不及才有失禮舉動。孟母成功使兒子知道自己有錯在先,收回休妻決定。
然而,孟母的訓兒方式實在強差人意。整件事最值得討論的是,孟妻的「失禮行為」能否成為休妻理據。《烈女傳》記載:「妾竊墮在室(不小心跌坐在地,致坐姿不雅)。」《孟母訓兒》沿用此說,謂孟妻奉茶時不慎跌坐地上,既是意外,自無法怪責,以此為據休之,恐怕難以符合現代人事事求公正的心態。
編劇以《孟母訓兒》闡述「八德」中的「禮」,孟子談禮乃由性善說出發,他說:「仁、義、禮、智根於心。」可見所謂禮、禮節、禮儀實內心善性的一種外在表現。然則,守禮是一種理性的行為,必須了解相應禮節背後的意義及合理性,如果我們只把禮儀視作一些死條文去遵守,想必非孟子本意,如此守法只可稱為愚禮。
該劇的孟子沒有深究妻子失禮的原因,只因其踞坐即欲休之,豈非腐儒耶?不符合他在正典中的言論;再者孟母沒有加以糾正,只指斥他失禮在先,無異於捨本逐末。孟子錯在非理性地死守條文,孟母反以條文鬥條文,難免教觀眾看得莫名所以。
當然,該劇情節基本套用古書,故也不能全怪編劇。只是想深一層,戲曲故事大多有所本,可編劇責任不應只是將書中故事搬到台上,應該在編寫的過程中滲入個人觀點;以戲劇論,把孟子設計成腐儒並無不可,但筆者更樂意看見孟母直指問題核心──不應只懂得遵守禮節條文,從而剖析禮的本質,或者這樣能令該戲更貼近宣揚傳統品德的主題。
這是一個老問題
如何吸引年輕觀眾是一個老問題了。短篇是一種可能性,畢竟新一代未必有耐性欣賞那麽長的作品。然而,是否僅僅篇幅短了就足夠呢?
似乎未必,還要深思戲劇結構與作品內涵。編劇說短篇「涉及成本問題,即使演出時間縮短,但人工、場租等所有開支,跟長篇演出無異,然而票價卻可能需要下調」。故此,敢於上演一齣15分鐘的《孟母訓兒》,且結構完善,實屬難得,如果能進一步深析禮的內涵,想必能更教人滿意。
編者按:本文原刊於《戲曲品味》,香港文聯網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