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珠海舉行 香港文聯視像形式共襄盛會

10月25至27日,由中國文聯指導,廣東省文聯、珠海市文聯聯合主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在珠海舉行。在10 月27 日上午舉行的峰會閉幕式上,香港文聯作為活動共同參與方,以視像會議形式,與珠海主會場的與會各方共同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合作備忘錄》。

香港文聯以視像會議形式參加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閉幕式。

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是在中國文聯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經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批准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工作機制,是貫徹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關於「共建人文灣區」要求的具體實踐。

在閉幕式上,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雁彬致辭時指出,廣東省文聯、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等12家單位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合作備忘錄,標誌著峰會機制正式建立,這為今後更好地開展高層次、常態化的對話合作,深入推進大灣區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12家單位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合作備忘錄。

他表示本次峰會為大灣區文藝組織、團體、機構及廣大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合作、分享機遇、共迎挑戰、驅動創新的新平台。希望通過峰會機制的建立,形成人文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約數,推動交流合作深入開展,共同塑造灣區人文精神,推動文化繁榮發展,開啟粵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在珠海舉行。

香港文聯會長馬逢國,常務副會長霍啟剛、李秀恆、鄧宛霞、林天行,下屬各協會負責人及部分香港文藝家代表毛俊輝、何冀平、閻惠昌、鄭培凱、阮兆輝、姚玨、陳炳忠、李遠榮、冼源、周佩貞、許濤、林燁等人,在香港以視像會議形式參加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閉幕式。

出席文藝合作峰會的香港文藝家代表鄧宛霞女士與毛俊輝先生。
香港分會場屏幕。

香港文聯會長馬逢國發言指出,在中國文聯的積極倡議下,共商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機制與平台,既是承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的時代要求,也是粵港澳三地地緣相近、文脈相親、人心相通的內在需求。在這一長遠合作機制的保駕護航下,不久的將來,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的文化基因必將更加強勁,港澳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文化溫床必將更加穩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必將成為國家崛起、民族復興征途上最閃亮的一張「名片」。

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馬逢國指出,這是對香港過往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更高期待,更是不容錯失的重大機遇。今年7月21日,在香港中聯辦宣文部和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文聯主辦了「融通中外 文明互鑒」——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特首林鄭月娥、國家文旅部張旭副部長、中聯辦盧新寧副主任都做了主旨發言,與香港文藝界一道,共同謀劃未來香港文化發展路徑,在香港社會產生熱烈反響。

馬逢國表示特首林鄭月娥早前推出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要積極發展北部都會區,這是香港主動融入大灣區的又一頂層設計。今天又一起構築粵港澳三地文藝合作框架機制,相信不久的將來,在中國文聯大力支持和粵港澳三地的積極聯動之下,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歷史使命必會早日實現。

馬逢國在發言中特別感謝中國文聯各級領導對香港文聯成立與發展不斷給予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他回顧了香港文聯成立不到兩年來展開的工作:帶領300多位會員,和香港廣大文藝界一道,舉辦了各類展覽、演出、論壇、講座、大師班、工作坊等不下幾十場;推動香港文藝進社區、進學校、進基層,在香港文藝界逐步打響香港文聯的金子招牌,馬逢國指出香港文聯的社會影響力、業界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不斷提升,大家有目共睹。

明年適逢香港特區回歸祖國25周年的大慶之年,馬逢國指出香港文聯目前已將籌畫舉辦25周年系列活動的計畫書(包括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專案)呈交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和香港賽馬會,爭取拿下幾千萬的經費支持;申請北九龍裁判法院作為未來建設中華文化傳承發展中心的目標也在逐步推進之中……

馬逢國認為有中國文聯和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大力支持,堅信香港文聯可以借著國家發展的時代東風,乘勢而起,禦風而行,在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創造著香港文聯人新的氣像與風采。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雁彬先生致辭。

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閉幕式上的致辭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張雁彬

尊敬的各位同仁、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春華秋實,不負耕耘。經過半年時間的醞釀籌劃和精心准備,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在珠海這座鑲嵌於大灣區西岸的美麗海濱城市成功召開。兩天來,與會同仁群策群力、建言獻策,在大家共同見證下,廣東省文聯、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等12家單位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合作備忘錄,標誌著峰會機制正式建立,這為今後更好地開展高層次、常態化的對話合作,深入推進大灣區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此,我謹代表中國文聯對本次峰會的成功召開和峰會機制的正式建立表示熱烈的祝賀。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重大歷史機遇。通江達海、開風氣之先的大灣區,歷來是中外文化交流、交彙、交融的重要窗口,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彙聚了最活躍的創新思想創造力量,是撬動新一輪大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大灣區建設以“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為願景,已成為展示新時代中國形像、傳遞中國聲音的重要窗口,同時肩負著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傳承與創新、弘揚共同文化價值觀的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大灣區文藝界廣大同仁需要緊緊抓住機遇、積極擔當作為,充分發揮大灣區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優勢,以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氣度和胸懷,融會貫通灣區豐富多彩的人文元素,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努力夯實灣區建設的文化根基,為“人文灣區”和文化強國建設添磚加瓦。

中國文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繫文藝界的橋梁紐帶,認真落實中央關於進一步完善政策舉措、加強組織協調、高標准高質量推進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建設的決策部署,高度重視在“人文灣區”建設中發揮文聯及各文藝家協會的組織引導作用,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的創辦,全力支持並配合做好相關聯絡、協調和服務工作。

本次峰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充分體現了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為大灣區文藝組織、團體、機構及廣大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合作、分享機遇、共迎挑戰、驅動創新的新平台。在此,我們要感謝各創始成員單位的精誠合作,感謝國務院港澳辦、香港中聯辦、澳門中聯辦等部門的大力幫助和支持。

峰會機制的建立,是我們圍繞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所進行的主動實踐,是為服務大灣區建設這一新時代重大戰略的積極探索。香港、澳門與珠三角九市有共同的文化傳統、文化認同,有共同的文化需求和共同的奮鬥遠景,是我們共同的利益所在。我們希望,通過峰會機制的建立,形成人文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約數,推動交流合作深入開展,共同塑造灣區人文精神,推動文化繁榮發展,開啟粵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香港、澳門與珠三角九市,又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的資源稟賦,我們希望,在互動交流中,更要關注傳承和長遠,更加關注粵港澳青少年的互動成長,發揮各自的天然優勢,凝聚灣區文藝力量、推動灣區文藝創新、塑造灣區人文精神,在交流中提升、在互鑒中繁榮。

我們希望,以峰會串起的互聯互通互鑒機制,能像連通三地的港珠澳大橋一樣堅實,打造成一個能夠不斷增進三地民心相通、民意相親、夢想相連的交流合作平台,為建設文化自信、特色鮮明、後勁強勁的國際一流人文灣區提供不竭動力。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闊步行進在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新征程,乘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的浩蕩東風,本次文藝合作峰會開啟了一個嶄新的里程。我們相信,峰會各成員單位一定能夠團結協作,奮發有為,各展所長、各盡其能,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遠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繁榮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香港文聯會長馬逢國先生致辭。

乘勢而起,禦風而行,共同譜寫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新篇章

──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上的致辭

馬逢國(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會長)

尊敬的雁彬書記,中國文聯董占順主任、港澳辦吳煒司長、廣東省委宣傳部崔朝陽常務副部長、澳門中聯辦萬速成部長、廣東省文聯王曉書記,諸位領導、嘉賓,各位粵港澳大灣區文藝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濟濟一堂,共商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機制與高質量文藝合作平台,並順利召開首屆峰會、共同簽署了三地合作備忘錄,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能夠作為一方參與其中,與有榮焉,幸甚至哉!在這裡,我謹代表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對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表示熱烈的祝賀,對粵港澳三地未來文化共融、文藝協同發展充滿期待!也祝願在座各位,疫情之下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諸事順遂!

中國有句古話,“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用現在的話說,大鵬要振翅高飛,就得同風而起、趁勢而為。如今,國家發展一日千裡,正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上,這是我們的國運、民族的氣運,也是在座每個人都能夠親身感受到的最為強勁的時代脈搏。乘著國家發展最好的東風,順風而行、順勢而為,就能無往而不利。在中國文聯的積極倡議下,共商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機制與平台,既是承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的時代要求,也是粵港澳三地地緣相近、文脈相親、人心相通的內在需求。我相信,在這一長遠合作機制的保駕護航下,不久的將來,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的文化基因必將更加突顯,港澳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文化溫床必將更加穩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必將成為國家崛起、民族復興征途上閃亮的一張”名片”。

香港接九州風、通五大洋,一直有靈活變通的傳統。過去兩年,香港深受社會運動和疫情的雙重打擊,遭遇發展困境。如今,在中央主導香港國安立法和完獸選舉制度以來,香港社會出現由亂及治的良好局面,社會思安、人心思定,關心香港發展的各方都在認真思考香港如何重新再出發的方案和路徑,一國兩制”事業步入新階段。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網要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是對香港過往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更高期待,更是不容錯失的重大機遇。今年7月21日,在香港中聯辦宣文部和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文聯主辦了“融通中外 文明互鑒”──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特首林鄭月娥、國家文旅部張旭副部長、中聯辦盧新寧副主任都做了主旨發言,與香港文藝界一道,共同謀劃未來香港文化發展路徑,在香港社會產生熱烈反響。前不久,特首林鄭月娥推出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要積極發展北部都會區,這是香港主動融入大灣區的又一頂層設計。今天我們又一起構築粵港澳三地文藝合作框架機制,相信不久的將來,在中國文聯大力支持和粵港澳三地的積極聯動之下,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歷史使命必會早日實現。

而香港特別行政區,因應如何落實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使命,在近期發表的施政報告,從頂層設計開始,研究調整架構,成立文化、體育旅遊局,打造魅力之都,活力之城以吸引訪客。而我建議特區政府,充份利用於境外設置了近20個的註外經貿辦事處,增加文化推廣職能,協助香港文化界做好走出去,請進來的工作,同時也可支援大灣區在文化交流的努力,拼船出海。建議也得到特區政府積極回應,這將更有助於共同推廣對外文化交流,說好中國故事。

大家都知道,香港文聯剛剛成立不久,是中國文聯大家庭的新成員。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中國文聯各級領導(雁彬書記、董主任)對香港文聯成立與發展不斷給予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記得半年前的今年兩會上,我作為全國人大港區代表在赴京開會期間,有幸順利拜會了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中央美院、清華大學等中央部門和文化機構。雁彬書記、董主任熱情接待了我,在與中國文聯領導和同道一起座談時的場景依然歴歷在目。時隔半年,在疫情之下,以這樣的形式再次聚會,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香港文聯成立不到兩年來,我們帶領300多位中國文聯香港會員,和香港廣大文藝界一道,舉辦了各類展覽、演出、論壇、講座、大師班、工作坊等不下幾十場;推動香港文藝進社區、進學校、 進基層,在香港文藝界逐步打響香港文聯的金子招牌,香港文聯的社會影響力、業界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不斷提升,大家有目共睹。

明年適逢香港特區回歸祖國25周年的大慶之年,香港文聯目前已將籌畫舉辦25周年系列活動的計畫書(包括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專案)呈交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和香港賽馬會,爭取拿下幾千萬的經費支持;申請北九龍裁判法院作為未來建設中華文化傳承發展中心的目標也在逐步推進之中 有中國文聯和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大力支持,我始終堅信,香港文聯可以借著國家發展的時代東風,乘勢而起,禦風而行,在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創造著香港文聯人新的氣像與風采。

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