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揭曉 楊先讓、郎櫻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
1月18日晚,由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下稱「中國民協」)主辦的第十六届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典禮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揭曉了優秀民間藝術表演作品、優秀民間文學作品、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優秀民間文藝學術著作等獎項,共20個作品分獲各個獎項。為中國民間文藝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楊先讓、郎櫻獲得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民間文藝)。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雁彬,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潘魯生,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秘書長榮書琴,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周由強,以及舒婷、朝戈金、侯仰軍、李倩、陳勇、陸開錦、王來文、吳子東等有關方面負責人出席頒獎典禮。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民協聯合主辦的國家級文藝大獎,是全國民間文藝最高獎,自1999年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六届,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民間文藝繁榮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本届山花獎中,民歌作品壯族歡哈《歌路長 情海深》、民歌作品《阿依嫫嫫》、《擀氈調》,廣場歌舞作品《展巨集魁》、《斯瑪卓》獲優秀民間藝術表演作品獎;《隴南•老山歌》(上、下冊)、《大運河•河北民間故事》、新故事《箭塔村故事集》獲優秀民間文學作品獎;皮雕《留給春天的種子》、剪紙《潮風百韻•一剪千華》(一組15件)、刺繡《法海寺造像系列》(一組3件)、核雕《那個年代系列作品》(一組5件)、竹雕《竹藝西遊記》(一組5件)、石雕《古厝新韻》、貝雕《龍鳳呈祥舟》、台繡《湧》(一組3件)獲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家鄉民俗學》、《熱貢藝術及傳承人•唐卡》叢書(漢文版1-4)、《神話觀的民俗實踐——稻作哈尼人神話世界的民族志》、《中國藍印花布文化檔案•南通卷》獲優秀民間文藝學術著作獎。
據悉,本届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共舉辦各類評選活動12次,共有160個作品入圍,最終20個作品榮獲本届「山花獎」。
潘魯生在致辭中表示,廣大民間文藝家滿懷對民間文藝事業的熱愛,扎根生活、禮敬傳統、服務人民,積極創作具有生活厚度、情感溫度、思想深度的優秀作品,不斷研究和闡釋民間文藝的歷史與發展規律,致力將中華美學精神與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使藝術與生活更加融會貫通。民間文藝工作者要堅決扛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用高品質的民間文藝作品、民間文藝研究和文藝服務展現新氣象,彰顯新作為,解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為扎實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匯聚更廣泛、更深沉的精神力量。
第十六届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盛典以「山花爛漫 匠心築夢」為主題,頒獎期間進行了文藝表演,歌曲《家園》、民歌《故鄉的歌謠》、哈薩克民歌《神聖大地》、閩南語童聲合唱《魚歌》、歌曲與木偶表演《明月共潮生》、舞蹈《一線•一雕•一世界》、空中舞蹈《生生不息》、歌舞《再唱山歌給黨聽》等節目輪番上演,生動展示了優秀民間文藝的深厚底蘊和非凡魅力。
本届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典禮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福建省文聯、廈門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福建省民協、廈門市文聯、廈門廣播電視集團承辦。
部分獲獎作品
主要來源:中國藝術報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