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啟剛│文學底蘊增加香港文化厚度

霍啟剛

適逢香港作家聯會成立35周年,筆者上月出席「香港文學與世界華文文學的互動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經歷了疫情之後,今次終於有來自世界各地百餘名作家學者聚集香港,中國作家協會也特別組織代表團來港交流,令香港倍添文學光輝。

香港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更需要體現在文化上。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香港,在文學上也必須有所作為,這次的論壇也是一個平台和契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一起探討這個議題。

文化多元成就文學光輝

論壇上諸位專家學者就香港文學與世界華文文學進行探討,對香港的文學價值也給予充分肯定。香港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城市,無論是南來作家,或者是香港土生土長的作家,都在香港這片土地上面寫下他們的所思所感。詩人透過詩歌,作家透過散文、小說、戲劇,發揮創意,再透過翻譯接觸海外讀者,使世界各地的文學愛好者都可以接觸到香港文學。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在會上發言。(香港中通社圖片)

中國作協代表團施戰軍先生的發言非常引人深思。他說香港文學具有「容器」、「路徑」和「園地」價值。從上世紀上半葉變亂時期作為避風港,到和平時期成為人才聚集地,人們留在香港這個地方,使香港的文化成為非常具有吸納力的巨大文化容器;同時香港也是中外文學交流互鑒融合的平台,錢穆等前輩學人對傳統文化的研究以及諸多學者、作家有關中西文明的文化思考、文學思緒在此交叉會通;香港文學文質兼修的內蘊和語風是最「中國」的,其結構實驗的意識和探索又是最「世界」的。相信正因如此,香港從來就不是「文化沙漠」,香港文學有其獨特魅力和優勢,香港文學不僅是香港文化以及世界華文文學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承載無限可能性。

作家風格多元 作品膾炙人口

香港文學的一大特色是雅俗共賞,一方面有嚴肅文學作家,創作藝術水平高超的文學精品;另一方面又有通俗文學作家,寫作廣受大眾歡迎追捧的流行文學作品。有雅俗分野,又不能截然二分。

以金庸為例,我們熟悉的《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鹿鼎記》,都有英文翻譯本。在2021年出版的《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廣受好評,西方讀者也感受到武俠小說及香港文學的魅力。明年2024年是金庸百年誕辰,香港文學界必然會回顧金庸小說的傑出成就。

除了金庸,香港的重要文學作家,還包括作品引發了香港導演王家衛的靈感,拍成電影《花樣年華》及《2046》的劉以鬯;以小說和詩作創新、嘗試和實驗見稱,文學技巧高超,《我城》及《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等小說已成經典的西西;對古典文學掌握的底蘊及以獨特清新的筆法細緻刻畫現代都市中產女性的感情世界,作品多年來備受讀者支持的亦舒;被譽為最優秀現代詩人的也斯;多部作品如《胭脂扣》、《霸王別姬》、《青蛇》、《秦俑》被改編成電影的李碧華等等。出色的香港作家實在太多,難免掛一漏萬。

文學有着無窮的魅力,將人們的思想和情感連結在一起。香港這片土地雖小,文化影響力卻可以輻射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語言的國家地區的文化人聚集在此,結識朋友。

未來香港文學界要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文學交流合作,聯同海峽兩岸暨香港的文化藝術界一起創作更多具有時代特色的作品,聯繫海外,傳播本港文化特色,讓世界更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

(作者霍啟剛是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和香港文聯常務副主席)

來源:香港文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