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傳藝•尋古知新》講座系列

一系列共九節的藝術講座,通過資深專家講解,旨在推廣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文化藝術的交流與發展。題目涵蓋中國美學、傳統文化、美術、書法、粵劇、視覺藝術、文化產業等,結合香港本土傳統文化、歷史古跡及現代藝術,以有趣形式講解。邀約的講者皆為各藝術範疇的頂尖專家。

講座主題及詳情如下

6月14日

彩墨香江 – 林天行的水墨傳承與彩墨意象

林天行,香港美協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主席,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常務副會長,全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清華大學海外評審專家,華南師範大學客座教授,第13屆全國美展評委,中國國家藝術基金評委,香港特區政府選舉委員會委員。

1963年生於福州市,1984年移居香港,1989年就讀中央美術學院。作品獲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等大型美術館以及許多世界各地美術博物館、私人機構和私人收藏,經常在世界各地舉辦個展,出版有個人作品集30多種。

6月21日

經典再造·再造經典 – 導演的挑戰

毛俊輝,1985年香港演藝學院成立之始,由美返港出任戲劇學院原表演系主任,為本地演藝界培育眾多出色的接班人。2001年出任香港話劇團公司化後首任藝術總監,作品贏得國內外觀眾高度評價。2004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授予銅紫荊星章,以肯定他在推動本土戲劇和藝術方面的貢獻。2014年應香港演藝學院特邀出任新成立的戲曲學院創院院長一職,2018年為香港藝術節改編/導演粵劇《百花亭贈劍》創新版本,深受歡迎,更先後赴深圳、上海、廣州巡演,獲得熱烈迴響。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顧問(北京),港澳非遺發展研究會召集人(香港),「賽馬會毛俊輝劇藝研創計畫」藝術總監。

6月28日

傳統文化藝術的現代啟示

鄭培凱教授,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等校,1998年到香港城市大學創立中國文化中心。原任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現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主席、香港集古學社社長,浙江大學客座教授,台灣逢甲大學特約講座教授。2016年獲頒香港政府榮譽勛章。著作所涉學術範圍甚廣,以文化意識史、文化審美、經典翻譯及文化變遷與交流為主,著作、編著逾百種。鄭教授書法與學養相得益彰,為文化界、學界、藝術界人士及社會公眾所喜愛。近年受邀舉辦個人書法展與聯展數十次。

7月5日

劉小康三十載「椅子戲」(跨界創作案例演藝)

劉小康,著名設計師及藝術家。從事設計及藝術創作四十多年,獲奬超過三百項。設計代表作屈臣氏蒸餾水水瓶,2004年獲「瓶裝水世界」全球設計大奬。除藝術代表作「椅子戲」系列外,還有「歲歲平安」、「幸運曲奇」等,竹裝置作品曾於三藩市市民廣場、油街實現及香港文化博物館、蘇州誠品生活展出。2021年,獲得「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奬」。

7月12日

第一樓頭看月明 – 劇本的誕生

何冀平,中國戲劇家協會顧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全國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顧問,北京市勞動模範,香港六藝傑出女藝術家。


從事話劇、電影、電視劇、戲曲創作。作品翻譯為多種文字,赴世界各國公演,作品收入中國教育部中學教材,榮獲中國首屆文華(文學)獎,中央戲劇學院首屆(戲劇文學)學院獎,全國優秀劇本曹禺獎,老舍文學獎最佳劇本提名獎,北京市優秀劇作獎,十月文學獎,電視劇「飛天獎」最佳編劇提名獎,全國電視劇風雲排行榜(歷史劇)第一名,北京市優秀電視劇作獎,最佳編劇、最佳原創劇目「金獅獎」,北京市文學藝術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編劇提名獎,香港評論家協會最佳編劇獎、香港舞台劇最佳劇作獎,香港最受歡迎劇作獎,文化部優秀劇目展演優秀編劇獎,第十二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壹戲劇」最佳編劇獎,2019年兩岸三地年度編劇獎,2020年華鼎獎國慶七十年全國十佳編劇,2020年港澳舞台劇最佳編劇,最佳劇作等獎項。

7月26日

戲曲的本來面目

阮兆輝教授,資深粵劇表演藝術家,啟蒙老師為粵劇名宿新丁香耀,1992年後拜名伶麥炳榮為師,又隨袁小田學習北派,從劉兆榮、黃滔、林兆鎏學唱,更精研廣東說唱之南音,是少數可以跨行當演出的戲曲藝人。曾先後榮獲「香港藝術家年獎」、「BH榮譽獎章」、「藝術成就獎」、「傑出藝術貢獻獎」,2012年獲香港教育大學頒授榮譽院士,2014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銅紫荊星章」。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客座副教授、一桌兩椅慈善基金有限公司藝術總監、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粵劇)、香港教育大學戲曲與非遺傳承中心顧問、「粵曲考級試(香港粵劇學者協會與西倫敦音樂學院合辦)」首席考官、以及香港青苗粵劇團藝術總監。阮氏致力粵劇教育及承傳,經常在各大學及中學演講、參予學術研討會及講座,多次應邀在各大學及香港八和會館教授戲曲及粵劇編劇課程。著有:《阮兆輝棄學學戲:弟子不為為子弟》、《生生不息薪火傳——粵劇生行基礎知識》及《此生無悔此生》。

8月2日

美從何來? —淺談中國戲曲的美學特徵

鄧宛霞,崑曲、京劇表演藝術家,澳洲國立大學博士。師承京崑藝術大師俞振飛,並隨武旦大家張美娟習武。崑曲、京劇表演藝術家,有「香港京崑藝壇明珠」之美譽。1991年獲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成為首位獲得這項殊榮的香港演員。2009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之「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戲曲)」,2010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2014年獲中國國家京劇院特邀,演出京劇《慈禧與德齡》中德齡一角。2017年應邀於北京第十屆「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閉幕式 作「香港京崑藝術家鄧宛霞專場演出」。曾數度出訪法國、澳洲、新西蘭、英國等。並先後應邀於倫敦大學、約克大學、澳洲國立大學、悉尼大學、昆士蘭音樂學院等學府作示範演出及講學。

鄧氏為香港京崑劇場創辦人及藝術總監、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會長、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評委。

為什麼中國傳統藝術都是虛擬、寫意的?

如何才能做到「形神兼備」?

追溯戲曲打擊樂的源流、其作用與妙用

從中西融合角度,配合影像,談中國傳統美學之「虛與實」、「形與神」,以及「無節不作」。

8月9日

中國書法藝術

金耀基,1935年生,浙江天台縣人。著名社會學家、政治學家、教育家、散文家和書法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其書體風格氣韵生動、搖曳多姿、自成一格,被稱爲「金體書」。

8月16日

媒體創意文化產業發展

王祖藍,現任手工藝創作有限公司董事,北京藍媒手工藝創作文化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海峽西岸(北京)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戰略官,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2012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香港電影發展局市場發展委員會委員,香港演藝界內地發展協進會秘書長,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十餘年來積極參與內地電影電視的發展,積極促進香港與內地文化交流,在大灣區高校舉辦了六場「青年夢想訪談暨交流分享會」。2019年國慶閱兵儀式唯一香港演藝界代表。曾參與的重要演出有《我們的紫荊花》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雲歌會、香港文聯主辦的大型綜合文藝晚會《鐘聲迴響》、中國中央電視臺的戲曲傳承節目《拿手好戲》、以及由國家廣電總局指導,十省市衛視共同創制的《十年·逐夢向未來》主題文藝晚會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