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六月》── 非遺傳承在行動

香港今年首次舉辦了「非遺六月」活動, 6月8日至10日一連三日於饒宗頤文化館進行了一系列文化活動,響應「國家文化及自然遺產日」,旨在推廣和保護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活動內容包括約 10 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坊和展覽,除了國家級非遺相片展、「鎔鑄的歷史、動態的非遺」傳承與發展高峰會及「香港記憶: 盂蘭勝會虚擬博物館」等,同場亦設有近 70 個文藝手作攤位,為市民在在端午節長假期間中提供多個動手體驗和互動學習的機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楊潤雄局長
大會籌委會主席劉智鵬議員

活動開幕儀式由薄扶林村的火龍表演揭開序幕,政府官員和文化界人士共同參與。主禮嘉賓包括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太平紳士,「非遺六月」籌委會主席、立法會議員、華夏基金會主席劉智鵬教授,文化力量主席高寶齡太平紳士、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徐海山先生等。活動亦向香港史學後進協會的「香港文化遺產保育青年培訓項目」的得獎學生團隊頒發獎狀。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一直致力於編製本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經歷數年的普查工作於2014年向大眾公開,並在於2018年年底推出有480個清單項目的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供市民查閱。

「非遺六月」活動的成功舉辦,體現了政府、專家學者和公眾共同參與,以實際行動保護和弘揚香港悠久的非遺文化。未來將持續推動非遺的保護與發展,讓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薪火相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