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迎國慶── 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匯瑞」聯合巡迴展覽

為配合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和「『人文灣區,璀璨非遺』── 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匯」的系列活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即日起至明年3月底,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同心迎國慶 ── 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匯瑞」展覽。展覽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辦,康文署、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及澳門博物館承辦,非遺辦事處及深圳巿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策劃,並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支持。

這是首個以大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聯合巡迴展覽,以象徵吉祥如意的瑞獸為主題,透過互動展品、圖文展板、視像節目和體驗活動,向觀眾介紹大灣區11個城市的表演藝術、傳統手工藝、節慶習俗等非遺項目。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展覽開幕典禮上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以嶺南文化為主軸,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當中,粵劇和廣東音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彰顯並維護著中華民族卓越傳統文化的多元與獨特之處。

展覽一共分為三個展區。第一個展區「同獻瑞」呈現了具有瑞獸形象的紮作工藝,並介紹了包括香港「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佛山「彩紮獅頭」、澳門「魚行醉龍節」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開幕當日亦邀請了香港、澳門、深圳三地傳承人作開幕表演。第二個展區「集匠心」介紹了大灣區內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手工藝非遺項目,包括花燈紮作技藝、粵繡、廣彩製作技藝等。第三個展區「聚群藝」則設具非遺元素的創意藝術裝置,並分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和三棟屋博物館安排各種技藝示範及互動體驗活動,讓觀眾多角度感受灣區非遺的多樣面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