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藝文香港」國際藝文博覽會將於12月19日開幕

第二屆「藝文香港」國際藝文博覽會續2022年首辦後,時隔兩年回歸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將於12月19日至22日連續四天舉行。今次的博覽會以「藝融天下文薈古今」為主題,由中西當代藝術展區、貴州主賓省展區、香港藝術展區及數字藝術空間展區4大展示區域,以及國際藝文論壇、藝術工作坊2大版塊組成。其中,被譽為「銅雕泰斗」、「杭州銅雕王」的朱炳仁會舉辦拓銅畫工作坊,展示制銅工藝做法,讓公眾有機會參與體驗。

對於兩年後再度舉辦的「藝文香港」國際藝文博覽會,主策展人焦天龍表示對話性質的藝術是展示的亮點。今屆的主題具有延續性,也是以與傳統對話,中西結合為標準來挑選藝術家。藝文香港的主題就是要介紹、推動中西藝術的結合,展出的作品都是緊扣這個主題的。他指出,相比於香港其他的一些藝術展覽或博覽會,「藝文香港」的特點是非常明確的,在推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方面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他認為,這次博覽會採取幾個不同的板塊,既強調區域性,又強調中西對話。他表示:「香港是一個創新的地方… 我們地處香港,香港是我們的在地文化,但是因為中國的文化、藝術這麼大,還是有一定的區域性差別。這次挑選貴州和香港作為兩個區域進行對比,去展示中國藝術的統一性,以及地區的豐富色彩。」

貴州主賓省展區為活動首次採用「主賓省」這一概念,以苗族、銀器、山水地貌聞名的貴州在焦天龍看來,是非常迷人的地方。除了苗家文化外,還有非常多特色鮮明的文化。這次來參展的作品也豐富多樣,既有藝術家對貴州山水人文的一些描述,同時也展示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些傳承人的作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會來到現場作展示和與觀眾互動。

此外,數字藝術空間展區首次引入「天趣畫境——齊白石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通過數字投影、科技互動、AR虛擬實境等光影藝術手法,讓觀眾在高達4米的巨型畫卷中沉浸式感受齊白石繪畫藝術之美。

焦天龍認為,科技和藝術的關係非常密切的。西方藝術的發展一直跟科技發展分不開,今天的當代藝術更是如此。藝術家都在探索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不光數字藝術。這次也有幾位藝術家,採用生成藝術對作品做一些創新性的展示。他更特別介紹道,這次參加「藝文香港」的作品很多,流派很多,有些作品是初次展出,有些作品是首次在香港展示,甚至有些作品是專為這次博覽會而創作。他認為現場觀眾會有一個很特別的體驗,同時希望公眾能把握這個與國際級別藝術家進行交流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