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兩大年度展覽正式揭幕

今日(24日),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附屬的HKDI Gallery推出了「有溫度的存在:廣州設計三年展——香港特展」以及「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一場沉浸式探索虛擬之旅」兩大年度展覽,讓公眾同時體驗初期的西方印象派藝術與中國當代設計的魅力。

由HKDI與廣東美術館合辦、香港文聯大力支持的「有溫度的存在:廣州設計三年展——香港特展」基於2024年的廣州設計三年展重新策展,呈現22個重要當代中國設計作品,展示了中國當代設計在推動當下文化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所擔任的重要角色。現場的展品種類繁多,涵蓋實景照、模型、插畫、絲網印刷品、錄像、海報、傢具及藝術裝置等,皆出自17位內地及香港的設計師或設計團隊之手。其中,首位登上巴黎時裝周的中國設計師馬可帶來了她利用工業廢棄回收的紡織品、手織棉麻面料、塑膠、金屬等綜合物質創造的「無用之土地」。這個時尚藝術品系列於2007年巴黎時裝周發布,當中「無用之土地——大地之母」已被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A)永久收藏,而今次是「無用之土地」系列作品首次在香港公開展出。

「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一場虛擬實境藝術之旅」由HKDI主辦,Excurio、GEDEON Experiences以及法國奧賽博物館聯合製作,旨在慶祝印象派誕生150周年。展覽利用3D再現和虛擬實境(VR)技術,讓參觀者透過頭戴VR的沉浸式,在42分鐘的虛擬探索體驗中了解印象派此開創性藝術運動的起源與影響。訪客戴上VR頭戴裝置後,即可在佔地約1000平方米的體驗空間內,沉浸於1874年4月15日攝影師納達爾(Nadar)於其巴黎工作室舉行的首個印象派展覽開幕之夜,並可「穿越」到不同的印象派發展歷程重要時地,以360度的視角隨意探索周遭環境,例如「到訪」巴齊耶(Jean Frédéric Bazille)的工作室——藝術家們當年經常聚會的地方,也是首個印象派展覽的構思來源地,讓訪客全感官體驗19世紀法國的藝術文化;同時,訪客還有機會近距離欣賞莫奈在勒阿弗爾繪畫其名作《印象·日出》。體驗同時提供廣東話、普通話及英語配音版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