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燈會現正於南沙舉行

元宵佳節,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燈會現正於「灣區之心」——廣州南沙舉辦。今年春節是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燈會更添年味。這場國內佔地面積最大、燈組最多、展期最長的「超級燈會」,邀請上千名非遺工匠打造逾萬盞彩燈,春節期間吸引數十萬名市民遊客前來觀賞。


燈會是中國傳承上千年的民俗活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古往今來諸多詩詞描繪過其浪漫盛景。山海為紙,花燈作畫。穿越千年的燈火,時間徬佛慢了下來,人們在此駐足、暢遊,體味團圓喜樂,祈盼新歲美好。漫步彩燈之間,嶺南之韻、灣區之美、中華之盛此刻盡顯。若非置身其中,很難真正體會視覺衝擊帶來的震撼。

此次燈會佔地870畝,主游線超3公里,1000多名非遺工匠打造218組燈景、逾萬盞彩燈。燈會由1月22日至3月30日期間展出,是目前國內佔地面積最大、燈組最多、展期最長的燈會。精美的彩燈是燈會之魂,也凝結著能工巧匠們的心血。由上百名非遺工匠歷時近兩月手工製作而成的網紅彩燈「簪花女神」高達18米,身著華服,頭上佩戴上百朵花卉。主創人員、自貢燈會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魯說,為確定少女面部比例、花卉尺寸、色溫色差搭配等細節,前期設計就用了20多天,現場製作又耗時近一個月,力求精益求精。

同場亦有威武霸氣、暗黑風格的「齊天大聖」,還有將傳統舞獅與現代科技融合的「賽博醒獅」。夜間航拍粵港澳大灣區燈會,一條五光十色的大型燈帶蜿蜒在南沙天後宮景區與海畔之間,各種造型精美的燈景令人目不暇接。燈會承辦方、廣州南沙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爽表示,南沙依山傍海、場地開闊,且地處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方便周邊及港澳城市遊客前來,是舉辦燈會的理想場地。


本次粵港澳大灣區燈會還設潮玩樂園、賀歲新春、灣區產業、海上絲路、千年商都五大特色園區。園區內,家庭出遊的遊客眾多。璀璨燈火間,遊客可以感受古老的中華民俗。穿越「百福走廊」,篆書、小楷、隸書寫就的倒貼福字傳遞著「福到了」的美好期盼。廣東醒獅、潮汕英歌舞、客家山歌三組燈光藝術燈組,還原最原汁原味的廣東民間藝術。

除了感受傳統文化,在這裡還能領略微縮版的灣區風光。「盛世同心」燈景作品以港珠澳大橋為靈感,用燈光模擬大橋跨海面之姿。燈飾長廊展示香港金紫荊廣場、澳門金蓮花廣場等大灣區11座城市的城市名片。此外,「一帶一路」主題區設立90組燈景,通過燈光藝術呈現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著名人文地標,展現開放之姿。

本次主題燈會的總策劃、自貢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創意設計院院長孫剛表示,遊客逛燈會更渴望瞭解和認知傳統文化,粵港澳大灣區燈會以實景體驗式的方式宣揚中華傳統文化,激發其全新活力。他續指出,春節期間,燈會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集中展演。淡季時將彩燈變裝,打造常態化的夜遊文旅產品,繼續發揮效益。


粵港澳大灣區燈會,不僅是文化交融的藝術盛宴,也是城市夜間文旅新品牌。截至2月11日,粵港澳大灣區燈會已累計接待遊客約28萬人次。春節假期期間,每天超2萬人次入園。除了門票收入,企業冠名、餐飲、體驗活動等,也帶旺了燈會經濟。黃爽表示,下一步將通過與本地游、長者游、企業團建等合作推動產品銷售,並通過元宵後的週末「造節」,增加閒時可玩性。

燈會展出地南沙也緊抓機遇,推出城市探索游等6條燈會周邊特色主題游線路,吸引遊客。南沙區委書記劉煒表示,燈會運營前15天,一半以上的遊客來自省外,既實現邀請全國人民到廣東過大年的初衷,也強化了南沙「灣區C位」的城市印象。他相信,燈會品牌溢出效應有利於南沙招商引資、吸引人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