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姚珏將領銜香港弦樂團於深圳獻演「繁花樂韻」

2025年2月23日,著名小提琴家、香港弦樂團創辦人、藝術總監姚珏將領銜香港弦樂團在深圳光明文化藝術中心獻演「繁花樂韻」,把弦韻傳情的港樂之風吹拂到廣東。

在2025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一首《灣區樂好》的粵語老歌令相關話題衝上熱搜,「爺青回」、「回憶殺」等熱詞喚醒了無數人的青春記憶。香港弦樂團最近順利完成的澳大利亞新春巡演也以中西合璧的弦樂新聲,將港樂的魅力跨越國界,傳向了世界。

港樂,作為香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不是一個單一的音樂類型,而是一個囊括了幾十年流行文化歷史的廣泛音樂產業。它經歷了起起落落,卻始終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不斷創新和傳承。一代又一代的大師和他們的作品在聚光燈下流轉,黃金時代被懷念和持續熱愛的同時,又被一群有志傳承的新生代為其平添了多樣性和創造力。

姚珏和她的香港弦樂團正是這種生命力的代表和探索者。他們將港樂的經典旋律與弦樂相結合,創造由純弦樂編制演奏,只留下音樂的「無詞歌」版新音樂表達方式。這種「主題與變奏」的創作手法,在港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一首原生流行音樂作品,被後來人以不同配器演繹、被不同音色的歌手改編翻唱,雖然會面對不同的評論,但終究是值得嘗試的。這種嘗試不僅為觀眾帶來了新的聽覺體驗,也為從業者自身提供了一個新的創作契機。

在即將舉行的「繁花樂韻」音樂會曲目單中,達格·維倫的《弦樂小夜曲》備受期待。這首作品以明亮歡快、富有表現力的樂聲起始,整體的歡樂與偶爾出現的較重段落形成對比,展現了弦樂創作的天賦。它的親和力和魅力並存,卻並非沒有內涵,讓人很容易忘記這不是一支完整的管弦樂隊,而是由弦樂隊所演奏。這種簡潔而富有成效的弦樂創作,充分利用了小型樂隊的魅力,讓人感受到了音樂的無限可能。

陳怡的《春之歌》以春天為主題,將現代音樂體系對春天的解讀以弦樂的形式呈現出來。維瓦爾第的《四季》作為巴洛克時期的經典作品,以其獨特的旋律和表現手法將四季的變幻以音樂的形式呈現出來。在聆聽了當代的「春之歌」後,再對比巴洛克時期的《四季》表達,無疑是一種盎然的趣味。

港樂新聲,弦韻傳情。在這場港樂視聽盛宴中,相信觀眾將領略到港樂的經典與創新、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完美融合,感受音樂的無限魅力和可能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