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美術館」開館十週年 繼續堅守推廣中國傳統藝術宗旨

今年,2015年開幕的「一新美術館」迎來了第十個年頭。作為一間非牟利民營美術館,一新美術館一方面堅守「提倡中國文化藝術」宗旨,向公眾介紹不同中國傳統文藝,一方面力求創新,引介本地新晉藝術家,豐富香港的藝術發展。

「一新美術館」於去年從觀塘海濱遷至西營盤西源里,佔地兩層,總面積約6,000平方呎。1樓展覽廳面積約3,600平方呎,設有右左兩翼,樓底3.5米,可靈活展示約60件藝術品,包括大型作品,展覽廳同時可作演講場地。地下更添置了佔地約1,000平方呎的咖啡室和禮品店,為美術館和周邊社區注入藝術生活品味。

咖啡室內最為矚目的是水墨大師呂壽琨巨幅作品《雨後維港》。呂壽琨是「香港新水墨運動」的先驅,培育無數香港水墨畫家。此畫作連框寬達4.2米,筆墨淋灕,清新舒泰。一新美術館創辦人孫燕華介紹指,《雨後維港》上一次與觀眾見面是在2015年一新美術館的開幕展覽上,這次事隔近十年再展出,十分珍罕。咖啡室內亦見本地藝術家吳金媚木雕作品《妙手之二》,圓潤大方,似在讚美藝術工作者。

咖啡室心思盡在細節。寬敞開揚的落地玻璃窗設計,店內古董櫃搭配現代風咖啡吧枱,米灰色布藝沙發與原木椅子相對,凸顯古今交融風格。而且室內檀香輕繞,一派舒適。咖啡室的餐牌更是由工作人員設計和手工製作,採用了青藍色中式線裝書模樣,以棉麻繩在壓紋紙上一針一線穿製而成。供顧客飲食用的盛皿瓷器典雅精緻,花色各異——葡萄紋是基礎款,南洋風、瓜果碎花紋更是別緻。有世界知名品牌,也有本地粵東磁廠的作品,全由館方精心搜羅,旨在讓大眾在此享受藝術、閱讀與咖啡交融的愜意時光。

孫燕華希望通過這個新的空間,拉近公眾和藝術的距離。她表示,在觀塘舊館,觀眾朋友都很想館內設有咖啡角,讓大家在觀畫後放鬆與回味,或坐下來與同伴分享觀展感受,並希望能選購一些由館方推介的禮品。而如今,這個理想實現了。孫燕華指出,在新館周邊步行不超過五分鐘其實便有五間咖啡店,選擇很多,但在新館裡,藝術與生活結合。她希望觀眾能在這個空間開啟其藝術探索之旅,或在觀展後延續這個旅程。

禮品店的設計與經營則秉持「讓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的理念,館方搜羅多件價格親民的優質藝術品,旨在鼓勵公眾收藏易於負擔的作品,提升生活美感。目前,「香港版畫系列」展出鍾大富、陳慈恩、林樂新等多位本地藝術家創作的版畫,風格活潑鮮明。禮品店的銷售收益,會用於支持館方的運營及本地藝術家發展,讓藝術創作得以持續。

除了舉行展覽,館方亦會不定期舉辦各類工作坊和沙龍活動,希望促進公眾的藝術交流與創意發展。館方稍後更會開放圖書室,提供部分館藏藝術書籍供公眾查閱,鼓勵更多人更進一步了解中國與本地藝術文,投身藝術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