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逢國:內地文創爆發期有外溢效應 香港電影須用好內地優勢

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團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會長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馬逢國長年以來,深度參與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對於內地近年來文創產業方面取得的進步非常關注。

近期國產動畫電影《哪吒2》大火,票房已經超過140億人民幣,並且帶動了不少相關產業,如旅遊、玩具、服裝製作等等。馬逢國表示,《哪吒2》是優秀作品,其成功則是國家發展帶來的正常結果。他認為,隨着中國國力不斷提升,文創產業當然也會研究怎樣用好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內容,再以現代科技、現代表達方法製作成產品,不僅服務國人,亦能夠吸引海外觀眾。

他表示,好的文藝產品在說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的過程中,可以扮演很積極的角色,因為它可以感染很多人,而且這種感染是潛移默化的。

馬逢國以電影為例稱,香港電影曾幾何時也曾有巨大影響力,但後來一度陷入低潮,不過近年來又逐步恢復。如今要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就應該考慮怎樣發揮香港獨特地位,去利用內地影視產業的優勢,雙方不僅可以互補,也能夠相互促進。

他強調,香港電影仍然是大有可為,內地方面進步都很快,反過來也會刺激到香港的同業,去更加努力。

內地文化產業興起,會不會對香港造成衝擊?導致人才資本都北上?對此馬逢國並不擔心。他表示,內地改革開放以來,人次、資本北上始終存在,但並不是所有資源都會因此離開。香港有自由開放的氛圍,始終能夠吸引很多人才,而且香港與內地互聯互通,內地發展也意味着香港文化產品市場不斷擴大。所以香港業界應該做的,是保持創意、適應市場,和內地業界做好合作。

馬逢國又表示,內地的文創產業,其實正處於一個大爆發的階段,不斷產生各類優秀產品,而這個大爆發一定有外溢效益,香港亦都可以蒙受其利。他強調香港自身一定要做好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創意產業方面人才的培養。

他亦指出,香港高等教育水平優秀,全世界排名前一百的大學中有五間在香港,科研能力其實很強大。他認為香港的科研能力,如果做好轉化,對於文創產業也必然有推動作用。

全運會即將在今年11月舉行,這對於香港社會無疑是一件大事,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也是不少媒體和網民關注的話題。馬逢國在採訪中表示,香港還可以繼續努力將全運會準備得更好。

他又強調,全運會對香港有很大意義,一方面是體育方面有利於互相交流,不僅運動員會進行較量,香港一般市民也有機會觀看高水平比賽,體會中國體育發展;第二則是體育旅遊的發展,相信屆時會有很多內地甚至海外觀眾來港觀戰,而香港觀眾也會到內地去看比賽。此外,相信隨着運動員、觀眾來港,對於香港經濟也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香港有很好對外網絡 可積極推動民間外交

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香港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他認為,這是有針對性的,香港有一個對外的、很好的網絡,而且現在地緣政治變化,香港環境相對穩定,之後就可以在這方面做多一些事情。

馬逢國表示,香港在對外交流合作上確實應該可以積極一些,他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都正好有關係:他都在推動民間外交。他透露,今次提出建議,成立「和文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聯盟」,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中「和」的理念。

(轉載:橙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