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三月:「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展覽明日起正式向公眾開放

「藝術三月」的活動之一的「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展覽於昨日(13日)開幕,並將於明日(15日)起至7月13日在M+博物館西展廳舉行。這是香港時隔12年後再度迎來的大型畢加索展,將呈現60多件西班牙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的作品,同時展示約130件來自30位亞洲及海外亞洲藝術家之手的M+藏品。此外,展廳還設有「『畢』如畫一畫」區域,觀眾可根據屏幕指示進行創作,增添了參與感與趣味性。

「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展覽由M+與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共同主辦,亦是2025年法國五月藝術節的開幕節目。展覽獲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的文化藝術盛事基金資助,並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冠名贊助,亦是馬會140周年慶祝活動之一。此展覽將為香港的文化盛事增色。

當日出席展覽開幕典禮的主禮嘉賓包括: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香港賽馬會董事孔思和、法國駐港澳總領事杜麗緹、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M+董事局主席陳智思、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館長塞西爾·德布雷,以及法國五月藝術節董事會聯席主席鄭陶美蓉及何超瓊等。

「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展覽分為四個單元:「天才」、「局外人」、「魔法師」和「學徒」。塞西爾·德布雷表示,展覽首度擺脫西方中心視角,改以當代亞洲視角探討畢加索的深遠影響,別具創新意義。

展廳設計別具匠心,在四個單元之間的隔牆上巧妙設計了鏤空區域,讓觀眾在欣賞一個單元的畫作時,能透過牆面鏤空位置隱約看到另一個單元的作品,營造出作品之間的對話與呼應感。在「天才」單元中,畢加索年輕時便展現出非凡的才華,並將自己塑造成一位超越常人的神話人物,他持續創作與實驗,展現無窮的創作潛力。「局外人」單元則體現了畢加索挑戰傳統、反思社會規範的態度,作品中常描繪邊緣人物,並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展品包括畢加索藍色時期作品《男子肖像》。「魔法師」單元突顯了畢加索如何將日常物品轉化為藝術,特別是在陶器創作中,他賦予平凡事物以非凡的意義,例如《山羊頭顱、瓶子和蠟燭》。「學徒」單元則展現了畢加索向其他藝術家學習的過程,他從西方藝術史的不同時期汲取靈感,並不斷融合各種風格,最終形成了獨具個人特色的藝術表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