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園放置十組文化雕塑作品傳誦啟德故事

啟德機場於1925年啟用,距今年已100年。現在的機場原址,是且體育、娛樂、藝術盛事紛至沓來的啟德體育園(體育園)。為配合香港藝術氣息濃厚的「藝術三月」,體育園將透過藝術作品呈現啟德機場的人文故事及歷史性的一面,令體育園文化藝術的內涵融入大眾生活。

園方將於3月21日至27日首辦「啟德藝術周」,在舉行藝文、體育盛會之餘,打造美食嘉年華、藝術家座談會、藝術工作坊及文創周末市集。藝術家座談會將包含人機共創、公共藝術及藝術共享等議題,而工作坊則將涉及攝影、金繕修復、雕塑製作等的技能,鼓勵參與者們推開生活與藝術間的大門。園方還特別聯合海內外優秀藝術家及設計單位,於園區放置十組各有故事的裝置作品,而每件作品都是藝術家對啟德及啟德機場歷史的理解與詮釋。

主場館外的中央廣場設有任哲打造的《龍之九子》不鏽鋼浮雕,靈感來自明朝徐應秋《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的「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比喻同胞兄弟各有長處和興趣,形象也各不相同。《龍之九子》的造型雄渾,象徵著繁榮與力量,中央間設有一個方正的電子屏幕,象徵時間與空間的結合,同時展現流動與靜止的交融。園方希望透過這座浮雕增強人們心中的文化共鳴。

運動健康中心外的噴漆作品《生命的律動》由內地藝術家Satr繪製,靈感源自十二生肖。由年輕藝術家羅霆、梁軒駿、胡曉宜聯手創作的《氣流》系列作品則位於渡行徑。《氣流》由十座雕塑組成,呈現不同競技運動的姿勢;靈感源於飛機起飛時因加速和爬升而引起的空氣流動。藝術家從飛機流動的線條延伸到中國傳統書法的美學,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視覺語言。三位藝術家皆獲得「啟德體育圆戶外雕塑學生比赛资助」,且均畢業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建築設計高級文憑課程。這也是園方為年輕一代提供的創作機會。

13/31廣場的名稱源自舊啟德機場的13/31跑道。在此廣場上,羅素·安達臣創作的《着陸》在此佇立,展現了兩個「運動員」奮力抓住一架在頭頂掠過的飛機。這架飛機的朝向參考了當年機師在啟德機場降落時手動操作的47度轉向。這座雕塑也鼓勵人們重新想像並探索啟德的過去與現在。

另一含有文化意義的裝置,是由HIR建築設計室創作的《緣・圓》,在以豐子愷故居命名的緣緣堂展出。此作品由兩個不鏽鋼的螺旋結構組成,象徵因緣份牽引的短暫相遇。

當文歷‧索頓打造的《水連天》鋁製雕像在以北斗七星命名的北斗園。作品勾勒着象徵香港城市變遷的地圖,以及啟德機場昔日的面貌。漢字——「感恩」和「水天」既表達了尊敬之情,祝願香港體壇發展如天空一樣遼闊無邊。雕像外圍也將在特定時間有水躍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