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節2025即將舉行 呈獻近300場舞台節目

一年一度的「中華文化節2025」將於6月至9月舉行,今屆以「文字」爲題,從中國語文、四大名著、詩詞歌賦中取材,打造超過280場表演藝術節目,由多個内地與香港頂尖藝團和藝術家呈獻。文化節並將推出一系列延伸活動、電影放映、展覽,以及社區和校園活動,精彩不斷。

「中華文化節2025」發佈會嘉賓、節目贊助及學生表演者合照。

「中華文化節2025」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策劃,並與多個文藝機構聯合舉辦。開幕節目為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製作的現代舞詩劇《詩憶東坡》,由國際著名編舞與視覺藝術家沈偉執導,劇目開創性地將現代舞蹈融合詩詞、國畫、書法、篆刻、古琴等多種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解構宋朝大文豪蘇東坡的詩詞意念和家國情懷,展開一場與文壇巨匠跨越千年的時空對話。

香港文聯今年與康文署合辦10項「中華文化節2025」節目,香港文聯會長馬逢國、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余昭科、常務副會長林天行及多位香港文聯藝術家出席發佈會。

今年文化節繼續與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香港文聯)合作籌辦多項演出及展覽,包括粵語舞台劇《茶馬古道‧斷龍吟》、《古風‧今咏》經典文學x當代舞蹈、《詩韻中華》音樂會、《太生與老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音樂會、博物館系列:《來自文物的聲音》音樂會、《再現經典—京崑折子戲專場》,以及《書寫的力量》展覽,發揮本地文化界的團結力量,亦弘揚中華文化的蓬勃創意。《大師傳藝‧尋古知新》講座系列亦載譽回歸,邀約各文化藝術領域的頂尖專家分享真知灼見。香港文聯並與河南及廣州兩地合作,分別呈獻《了不起的甲骨文》及《茶的歷史與藝術》兩個展覽,以多媒體的形式帶大衆深入探索華夏千古文化。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經理(文化節目)倪淑儀於會上介紹今屆中華文化節焦點節目。

「中國戲曲節」是文化節的重要一環,今年精選六台節目,涵蓋京劇、越調、秦腔、越劇、粵劇和崑劇,雲集多名中國戲劇梅花奬得主,以及多個著名劇團,如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西安演藝集團秦腔青年實驗團、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等。戲曲節頭炮開幕節目為中國國家京劇院的新編歷史劇《納土歸宋》,講述五代十國末期吳越王錢弘俶尊奉正朔、自獻封疆的歷史故事。此外,多個節目取材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例如由粵劇名伶阮兆輝擔任藝術總監的《三氣周瑜》和《長坂坡》、劇經典劇目《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越調正裝戲《收姜維》及秦腔傳統大戲《回荆州》,帶一眾戲迷回到三國群雄爭霸之時。

知名學者鄭培凱為今年《大師傳藝‧尋古知新》講者之一

延續文學藝術題材節目的還有明月耀香江——舞劇《李清照》,上海歌舞團以當代視角呈現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堅韌精神和賡續中華文脈的情懷,舞劇融合舞蹈、音樂和舞台藝術,生動地呈現宋代美學和文人生活。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是另一部承古開今的舞台精品,由康文署與紫荊文化集團合辦,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為主線,從「十二金釵」的角度重構劇情,以年輕一代視角重新演繹民族文學經典。

粵劇《三氣周瑜》、《長坂坡》藝術總監阮兆輝,粵劇紅伶李龍、尹飛燕和青年演員譚穎倫於會上分享在港傳承粵劇心得。

今年的「中華文化節」特設「茶文化」系列,文化節前奏節目、由香港「文化推廣大使」、國際知名作曲家兼指揮家譚盾擔任藝術總監的「譚盾WE-音樂節」亦是系列節目之一。「譚盾WE-音樂節」將帶來香港管弦樂團的譚盾|《茶魂》歌劇音樂會、《湘西土家族女子打溜子樂團 & 香港女子打擊樂團音樂會》和唐代遺失樂譜.樂舞《消失的藏經洞》,與樂迷共品茶韻。

香港文聯主辦節目《太生與老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學生表演者帶來技藝嫻熟的三弦演奏。

除了舞台演出紛呈,文化節期間亦會舉辦多場電影放映會,包括香港電影系列「秦漢文脈影裡尋」、「粵劇電影欣賞:關羽傳奇」,以及戲曲節的「戲曲電影欣賞」。楊凡導演新作《過年》(2024)亦將作香港首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