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民閱讀調查:紙本閱讀仍佔主流

香港出版學會自2016年開始每年進行「香港全民閱讀調查」,追蹤香港市民的紙本及電子閱讀習慣。今年調查踏入第十年,近日舉辦「2025香港全民閱讀調查報告」發布會。調查結果顯示,紙本書年均閱讀量下跌,但仍佔主流,圖書館電子借閲服務則較去年輕微上升。

今年香港出版學會特別關注其對青少年閱讀和學習的影響,委託新青年論壇以音頻電話隨機抽樣調查822名受訪者,同時以問卷方式調查592名高中學生,繼而按初步分析結果進行聚焦小組訪談,邀請30名不同組別市民,包括全日制中學生、全日制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大學生、有子女就讀中小學的家長、60歲或以上長者,以及一般在職人士,深入了解市民閱讀行為的情況及趨勢。

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5年間,紙本書年均閱讀量中位數從8本銳減至5本,傳統閱讀百分比雖跌至61%,但仍為主流。與此同時,調查顯示閱讀載體正在轉移――全港七成受訪者每日投入電子閱讀逾半小時,長者群體更接近八成。年輕族群偏好「碎片化內容」(如社交媒體、小說),長者則以新聞為主。

在公共圖書資源運用方面,63.7%市民沒有使用圖書館電子書借閱服務,「經常有」(5.8%)及「間中有」(10.6%)使用服務的受訪者,則較去年輕微上升(約1%)。就現時公共圖書館的功能和設計對市民吸引力而言,正面(39.6%)和負面(45.4%)相若。

 

隨着AI的應用愈來愈普及,61%高中生認同AI為未來趨勢,但過半數未曾使用。他們最期待AI的功能,即時翻譯(43.4%)、自動生成摘要(42.5%)、互動問答(33.6%)。家長心態矛盾,一方面認同AI有助提升效率,一方面憂慮削弱子女的自主學習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