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軍事文物專題展 展出全新國家一級文物藏品

現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4舉行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專題展覽,將於4月23日輪換部分展品。新登場的珍貴文物共22件,包括《平定雲南貴州戰圖》、《渤海閱師圖》以及盔甲和各式兵器,當中4件為國家一級文物。此外,為便利内地五一黃金周的訪港旅客,博物館將於5月1日至5日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8時。

「修明武備」展覽精選約190件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文物,包括盔、弓箭、刀劍、馬具、繪畫、織品、圖籍和科學儀器等眾多類別。展覽分四期,每期約為三個月,第二期為4月23日至7月21日。

此次輪換展出的《平定雲南貴州戰圖》之攻克雲南澂江府並克復江那土城,描繪了雲貴地區起義的12幅戰圖之一,呈現清代雲南澂江府被叛軍佔據,雲南巡撫岑毓英以木橋、雲梯、挖掘地道等方式攻城。此幅恢弘的巨畫還作為了整個修明武備展覽主視覺圖。而《渤海閱師圖》之廟島蜃市則是醇親王奉慈禧太后懿旨巡閱北洋水陸各軍,這也是清王朝最高規格的海上軍事校閱。醇親王前往威海衛時,船行四十餘里至廟島,看見海市蜃樓奇觀,遂令隨員慶寬等照繪,廟島蜃市即為此圖。

每期展出的兩套八旗盔甲,主要用於儀仗典禮與軍事訓練,是將士正式着裝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期有正白、鑲白旗盔甲亮相。在八旗體制中,正白與鑲黃、正黃同樣由皇帝直接統轄,其餘五旗則由皇室宗親管理,形成「上三旗」與「下五旗」的階層劃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