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聯舉辦2025年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香港文聯)今日(28日)舉辦2025年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文化藝術界專場。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文聯會長、中國文聯全委馬逢國,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霍啟剛,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文聯執行會長馬浩文,以及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文聯顧問、中國文聯全委姚珏擔任分享嘉賓。分享會於銅鑼灣興發街88號18樓香港文聯舉行,獲各界文藝專業人士踴躍參與。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文聯會長馬逢國首先介紹2025年全國人大會議主要情況。他回顧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並總結2025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務,包括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等。文化政策方面,他指出如何讓文化「出海」又「出彩」成為代表委員熱議話題,《政府工作報告》亦提出「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將有力支持文化產業發展。他特別提到,今年兩會上香港代表團共發表意見154次,並提交共229件建議,大會期間接受境內外媒體採訪超過500次。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霍啟剛進一步提煉兩會關鍵詞,包括「十四五收官」「提振消費」「人工智慧+」及「反內捲」等。他並重點呈現《政府工作報告》對香港的論述,強調報告明確香港作為對接國際的橋樑,香港應發揮「一國兩制」優勢、自由貿易港的特點,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幫助國家走出去。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文聯執行會長馬浩文從國際貿易挑戰切入,提出香港應利用網絡傳播優勢,構建新型貿易體制。他建議將旅遊業與文化藝術深度融合,打造香港獨特文化形象,並推動AI技術應用於文化創作,提高創作效率,及提升市場針對性。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文聯顧問、中國文聯全委姚珏則聚焦文化教育議題,以《粵劇幻想曲》為例,說明香港可通過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她呼籲加強大灣區科技與文化協作,打造中國文化品牌,並提議設立「中外教育中心」及在香港對接內地藝術評級體系,助力香港藝術家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會議尾聲,與會者就兩會精神展開交流,並拍攝大合照留念。馬逢國會長總結稱,此次分享會為文化界注入新動力,未來將進一步落實兩會精神,推動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