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傳藝·尋古知新》講座第二場開講 音樂名家方錦龍妙韻譜出音樂史

由香港文聯主辦的「中華文化節2025」節目之一《大師傳藝·尋古知新》講座系列,昨晚(11日)迎來第二講「國樂無雙——方錦龍國樂聆享會」。國際著名國樂藝術家方錦龍攜數十件傳統樂器奏響香港太空館,在「講、演、賞、玩」間梳理中國近萬年的音樂史,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非同凡響的講座。

出席是次講座的嘉賓包括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文部副部長林枬先生,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委員會主席、香港經濟智庫主席、中國文化基金會主席石柱先生,「方錦龍國樂」出品人張麗娜女士,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教授、粵劇承傳研究中心總監梁寶華教授,音樂歷史學家、《香港志》音樂篇主筆周光蓁先生,以及三弦大師、中華文化節2025香港文聯十大項目核心藝術家之一趙太生先生。

方錦龍是當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五弦琵琶和古琴的非遺傳承人,從藝40餘年出訪50餘國,巡演足跡遍及五大洲。方氏秉持「國樂綜藝化」的理念助力普及傳統藝術,策劃大型原創中國經典音樂競演《國樂大典》、文化綜藝節目《鄰家詩話》等節目,亦於冬奧會、成都大運會等國際舞台展現國樂魅力,並以貼地的網絡形象獲眾多粉絲追捧。

講座上,方錦龍現場展示五弦琵琶、賈湖骨笛、口簧、尺八、鋸琴等數十件傳統樂器,並以演奏貫穿全場。樂器表演間穿插從古到今、從中到西的知識,寓教於「樂」,妙趣橫生。方氏音樂技藝精湛,身體和水瓶皆能成為樂器,還讓手中五弦琵琶化爲日本三味線、西班牙吉他、印度西塔琴,台下觀眾嘖嘖稱奇。除了模仿其他樂器聲,方錦龍更以琵琶模仿四川、湖南、上海等地的方言,帶觀眾從妙韻中感悟何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現場多位小觀眾也不亦樂乎,踴躍和「方老師」交流,提問有關樂器的知識,「方老師」亦以風趣幽默的答覆,引得笑聲此起彼伏。「漢字充滿智慧,音樂的『樂』和快樂的『樂』同字,不是沒有原因的。」方錦龍如是説。

問答環節時,台下觀眾積極發問,有音樂家分享從事藝術、守貧刻苦的辛酸,也有熱心家長詢問如何提起孩子練習樂器的興趣。方氏一一回答:「作為音樂家,多年來驅動我的,只有兩個字——熱誠。培養孩子的音樂修養,應從其興趣出發。孩子不愛彈練習曲,是因為曲子根本跟他沒關係,如果換作孩子喜歡的動畫、 遊戲音樂,興趣就會油然而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