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界之境」音樂會將於7月11日舉辦
香港中樂團將於7月11日呈獻「界之境」音樂會。這場嗩吶主題音樂會由香港中樂團客席常任指揮孫鵬執棒,與當今大放異彩的中國首位嗩吶博士劉雯雯合作,呈獻一場穿越民族文化與心靈疆界的聽覺盛宴。

嗩吶是華人社會中最為人們熟悉的民族樂器之一,紅事白事,節日慶典,嗩吶嘹亮的音色能搶過全場風頭,它成為民間不可或缺的音樂記憶,卻也給世人留下「大俗」印象。在是次音樂會中,香港中樂團將展現嗩吶不一樣的風格。
音樂會將以展現多民族音樂特點的《七彩之和》打開序幕。作曲家張朝出生於多民族聚居的雲南,從小受當地各族音樂的陶冶,並面向全國汲取各地民族音樂的養分,他意識到雲南實現了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意欲用音樂展現「和而不同」的姿態。香港中樂團客席常任指揮孫鵬表示,《七彩之和》是七個民族,七種語言,七種音樂元素,同時也能夠給大家帶來七種不同的性格,也就是説七種不同的色彩。他希望觀眾在走進音樂廳後能夠感受到平時接觸不到的一些民族,別人的生活、別人的語言,以及別人希望能夠傳遞的一種音樂符號。
是次音樂會亦將演繹為嗩吶量身定製的《百年涅槃》,展現當代嗩呐的現代音樂風格。。此曲出自作曲家李博禪,將由中國首位嗩吶博士劉雯雯將展現嗩吶不同尋常的音樂表現力。劉雯雯是當今活躍於國內外樂壇最優秀、最年輕、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青年嗩呐演奏家之一。她善於駕馭不同風格、題材的作品,既能讓觀眾感受到中國傳統風範,又有國際當代語彙的表達,舞台感染力強,已形成自己獨具一格的演奏風格。
為是次音樂會壓軸的是作曲家韓永的《西藏三界》。韓永於1985年、2001年兩次進藏,被當地的宗教、自然於生命觀強烈打動。他在《西藏三界》中使用自創的「陰陽作曲法」,並對西藏民間音樂元素加以利用和發展,以三個樂章展現人與精神、自然、人類自身的對話,帶領觀眾穿越一條「充滿音符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