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界慶祝香港回歸28周年邀請展」現正舉行
由香港文化藝術推廣協會主辦的「香港藝術界慶祝香港回歸28周年邀請展」正於香港大會堂低座一樓展覽廳進行,展期至7月15日。展覽分為三個階段:「書法展及廣州、茂名市、南海區邀請展」「中畫展」及「西畫、陶瓷、攝影展」,分批展出500餘位廣州、茂名、香港藝術文化界人士的書法、篆刻、中畫、西畫、陶瓷、攝影作品。創作者們齊聚一堂,共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

首場展覽「書法展及廣州、茂名市、南海區邀請展」於7月6日圓滿結束,觀展人士讚賞眾多作品體現了香港書法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與學習。
參展者之一的書法家何一明曾在海外教授書法多年,此次展出的《李叔同之送別》介於行書與草書之間。她表示,李叔同(弘一法師)是一位備受尊敬的人物,根據美國音樂家約翰·龐德·奧德威的歌曲《夢回故里》改編出中文版《送別》,廣為傳唱。書寫《李叔同之送別》時,何一明常思及李叔同的才華。她強調,書法作品的布局需要字裏行間的協調,正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每個字與周圍的字息息相關,而非孤立存在。欣賞書法時,文字應該展現出跳躍的生命力。
陳志恆則帶來一幅大氣的草書作品——元代關漢卿的《四塊玉·閒適》。他的作品展現出筆觸、節制、墨色變化和氣息的掌握,力求達到書法的最高境界,實現心手相忘,並順應「道法自然」的理念。
盧清遠,嶺南畫派第三代名家,曾師從趙少昂,也到場支持。他指出,練習書畫有助於提升年輕人的修養和氣質,增強審美能力,讓心中充滿正能量。他表示,嶺南畫派的傳承與創新進展良好,後輩們因前人的奮鬥而自豪,將更加用心於傳承與創新。盧清遠強調,嶺南畫派倡導藝術走入生活,適應時代,展現時代氣息,並強調寫生的重要性。
書法家吳紫棠,晚清狀元吴魯的曾孫,也是吳魯書法的第四代嫡傳,此次攜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選句)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