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節2025」:《了不起的甲骨文》特色展覽將於明日盛大開幕

「中華文化節2025」特色展覽《了不起的甲骨文》將於明日(11日)起至22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以「甲骨千年 見字如面」為主題,全方位、沉浸式向香港市民及全球訪客展現中華文字瑰寶甲骨文的魅力與勃勃生機。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主要流行於商周時期,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位於河南省安陽的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文,該重大發現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甲骨文作為象形文字的代表,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奔跑的狗、站立的人、遠處的山水都是生動的甲骨文。千年前的華夏先人用甲骨文描摹世間萬物,如今在動畫科技的幫助下,一群熱愛漢字的年輕人讓甲骨文回歸到生活中,讓甲骨文動起來。

香港具有獨特的漢字藝術傳統,一代代香港「造字匠」們不斷傳承與創新,繼承「顏體」、「魏碑」、「爨體」等古體風韻,兼具現代城市實用性而形成了經典的視覺文化。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今次來港展覽,是一次漢字文化跨越四千年的「雙向奔赴」。

展覽的三大展區包括「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甲骨文藝術展」及「甲骨文大空間XR沉浸項目」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將展示甲骨探源、文字衍化;第二部分則展示甲骨文數碼藝術及裝置;而第三部分則通過虛擬實境技術,讓公眾走進甲骨文的世界,巧妙融合歷史、藝術、科技。

「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展廳將展出五件非遺技藝還原的甲骨文文物複製品,讓觀眾近距離欣賞及認識漢字從甲骨文到現代的演變歷程。現場還特設甲骨文百家姓互動體驗區與文創區,讓觀眾尋找自己姓氏的根源。

此外,藝術展將展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楠教授團隊創作的甲骨文數位藝術及裝置作品。影像作品《甲骨文·宇宙》以羅盤為靈感構建出「漢字宇宙」;裝置藝術《甲骨文·動物世界》讓甲骨文中的動物象形字與「工業風」混搭,喚起人們保護自然的意識;《甲骨文·甲辰魚化龍》將生命進化主題與古老圖騰文化相連,以手繪融合甲骨文文字,構建「魚化龍」的圖形意象,寓意吉祥。

在科技展中,由河南日報社攜手原力數位科技打造的XR沉浸式電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榮耀》將全球首映。通過虛擬實境技術還原3000多年前的大邑商,跟着殷商王子穿越時空與古老文明對話,在青銅禮器中還原「敬天法祖」的占卜儀式,體驗甲骨文刻寫、釋義、破譯的過程。動態甲骨文字組成「神諭洪流」,呈現王子率軍出征和主持祭祀的恢弘場面。

「博物漢字」團隊設計出一套火遍全網的甲骨文表情包,「兔」豎起雙耳探身覓食,「象」垂着長鼻晃動大耳憨態可掬,「鹿」睜着圓目支起枝杈般的鹿角昂首張望,「虎」的前爪高高抬起、利齒畢露,每一筆都彷彿賦予了遠古文字鮮活的生命力。

為了預熱這場盛事,「了不起的甲骨文」閃亮全港,30個地鐵站燈箱,巴士站、電車站109個LED電子屏,35輛巴士車車體廣告,以及有軌電車「叮叮車」車體宣傳全面推出。與此同時,鄭州萬達坊的「光影雙幕」大屏幕自7月以來上出現了一張神秘的甲骨文海報,為即將到來的盛事作預熱,宣告一場跨越千里的文化盛宴即將開啟。全城超1萬輛的士電子屏化身流動宣傳窗口,以「萬車萬屏」之勢覆蓋大街小巷。鄭州核心交通樞紐同步發力,鄭州東站燈箱大屏以及鄭州地鐵1號線、4號線共10個車站的20餘塊電子屏和梯楣屏亮起「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首展海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