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東江水供港60周年原創舞台劇《青春印豐碑》首演圓滿舉行
前日(10日),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聯同廣東工業大學(廣工大)兩校學生於理大賽馬會綜藝館舉行原創舞台劇《青春印豐碑》首演。活動獲得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及紫荊雜誌社的鼎力支持,旨在慶祝東江水供港60周年,激揚粵港青年報效祖國的青春力量。

《青春印豐碑》劇本以東深建設者為原型,弘揚「時代楷模」精神為主題,重現1960年代內地大學生響應國家號召,投身東深供水工程建設並順利完成任務的感人故事。全劇以《青春宣言》、《青春交響》、《青春考卷》及《青春逐夢》四個篇章敘事,從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兼廣工大昔日校友的視角,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穿梭,呈現年青學子投身祖國建設的豪情壯志。劇中更首次採用粵語對白,以及融入參加「百千萬工程」建設的粵港澳大學生身影來呈現東深故事。

全劇高潮的第三篇章《青春考卷》重現了1964年抗擊風暴和洪水的工程保衛戰,展現了東深建設者如何冒著生命危險,甚至獻出生命的壯舉,完成關閘洩洪和保障工程安全的任務。理大合唱團近20位教職員、學生及校友聯同廣工大學生共同演繹主題曲《山河》,以歌聲唱出建設者臨危不懼、勇於奉獻的精神。

多個嘉賓出席首演儀式並擔任主禮嘉賓,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副主任劉光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廣工大黨委副書記及校長邱學青教授、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廣東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朱蔚蔚、廣東省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及一級巡視員張志華、廣東省水利廳一級巡視員孟帆、全國政協委員及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吳華江、紫荊雜誌社副社長黃曉華,以及水務署署長黃恩諾。

甯漢豪在致辭中指出,《青春印豐碑》將東深供水工程這段激蕩人心的歷史形象化,喚起了「飲水思源」的情懷,讓香港市民認識當年國家對香港的關愛和支持。她提到,這項工程背後有無數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正是他們用汗水和青春為香港同胞排憂解難。甯漢豪希望,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能從中獲得啟發,繼承當年參與工程的學生所展現的奉獻精神和使命感,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林大輝博士在致辭時強調,東江水與香港的發展、香港的民生,息息相關,沒有東江水就沒有今天的香港,每一位香港人都應當銘記於心。他續表示,理大一直致力培育學生擁有家國情懷,重視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他期待各界繼續攜手並肩,引領年輕一代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所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邱學青教授在致辭時表示,這部鐫刻崢嶸歲月、聯通粵港情誼的舞台劇力作,讓「東深精神」薪火相傳,共同熔鑄成粵港澳大灣區生生不息的愛國精神、家國情懷。他表示,廣工大站在新征程上,將以東江長流之勢深化粵港合作,培養兼具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卓越人才,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廣工大力量。

此外,《粵港同心水脈相連——東深供水工程對港供水60周年紀念展》亦同時於理大賽馬會綜藝館平台舉行,透過展出多幀珍貴歷史照片,回顧及闡述工程的緣起、建設歷程、時代價值和最新發展,讓參觀者深刻感受內地與香港血濃於水的真情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