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聯參與「中華文化節 2025」之《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覽今起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與 沉浸式體驗三千年前甲骨文明
穿越三千年時空,喚醒沉睡的古老密碼!作為「中華文化節2025」香港文聯主辦的活動之一,《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覽將於7月11日至22日假香港中央圖書館隆重舉行,將這份源自中原大地的文化瑰寶帶到香江之畔。是次展覽以「甲骨千年見字如面」為主題,透過文化、藝術與科技的創新融合,全方位展示甲骨文的深厚魅力與現代活力,免費開放予公眾入場。

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香港文聯)主辦,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河南日報社、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文物局、安陽市人民政府合辦,並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支持。
雖與甲骨故土河南千里之隔,香港在甲骨文的研究、展覽與傳播上始終薪火相傳。從香港中文大學珍藏的71版甲骨,到饒宗頤等文化名家,皆是明證。本次展覽以中國文字發展為主軸,透過科技與藝術交融的互動體驗,讓沉睡千年的甲骨文跳出展櫃與書籍,走進大眾生活,在現代香港綻放新光。展覽分為三大區域,包括「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甲骨文藝術展」及「甲骨文 XR 科技展」。第一部分將展示甲骨探源、文字衍化;第二部分則展示此次展覽策展人清華美院陳楠教授的甲骨文數字藝術及裝置;而第三部分則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公眾走進甲骨文的世界。展覽並設有一系列延伸活動,包括研討會、講座、學生及公眾導賞,旨在深化大眾對漢字文化根源及中華文明輝煌成就的認識。
文化展區展出以非遺技藝還原的5件珍貴甲骨文物複製品,並清晰呈現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的演變歷程。現場特設「甲骨文百家姓」互動體驗及漢字文創等創意區域,市民可親身探索自身姓氏的古老根源,並發掘精緻漢字文創產品,探索當代設計師融古匯今的創意。
藝術展區重點呈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楠教授團隊創作的甲骨文數字藝術及裝置作品。陳教授自1999年投入「數碼化甲骨文設計」研究,意在結合技術與藝術、傳統與創意,展現甲骨文中蘊藏的幾何規律與網格奧秘。其「數碼化甲骨文」系列藝術品曾亮相於海内外諸多重要展覽。是次展出的《甲骨文·動物世界》將古老象形字與工業風結合,喚醒自然保育意識;《甲骨文·甲辰魚化龍》則以手繪融合甲骨文,構建吉祥圖騰意象;動畫作品《甲骨文·宇宙》更以羅盤構建充滿視覺震撼的「漢字宇宙」。
科技展區將全球首映 XR 沉浸式電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榮耀》,由河南日報社聯手原力數字科技共同打造時空穿越的空間,觀眾戴上設備即可親歷「大邑商」文明:泛舟洹水、探訪宮廟、參與甲骨占卜等等。此作品突破傳統導覽形式,強調強交互體驗:觀眾可「親手」觸碰甲骨,解鎖漢字演變;抓取青銅器,觀看 3D 熔鑄技藝重現;甚至模擬灼燒龜甲,見證神秘預言浮現。
從互動探源到 XR 沉浸式遨遊,從藝術再創到非遺技藝再現,《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覽將以創新之姿,生動詮釋漢字跳動的脈搏和中華文化的深厚溫度。展覽免費開放,誠邀全港市民及各界人士蒞臨,親身見證甲骨文歷久彌新的非凡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