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節2025」:《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覽 12天吸逾2萬觀眾

7月22日,「中華文化節2025」項目之一的《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覽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圓滿落幕。這場由河南和香港聯手打造的文化盛宴在短短12天內吸引了超過2萬名參觀者,單日最高客流突破3,000人次。這場精心培育的「文化+科技」盛宴,不僅讓甲骨文走出學術殿堂,進入大眾生活,更以創新形式啟動了傳統文化的基因,為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探索了新的途徑。

《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指導,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河南日報社、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文物局、安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在「溯源·見證」文化展區,五件經甲骨文摹刻技藝還原的卜辭甲骨展示了商代占卜的歷史。60餘個河南日報的《了不起的甲骨文》專題版面,將古老文字轉化為鮮活的文化故事。此外,百家姓與十二生肖板塊也吸引了眾多觀眾,大家在甲骨文百家姓牆前尋找自己的姓氏,感受文化根源。

「活化·煥新」藝術展區則全景式呈現陳楠教授26年深耕古文字現代設計轉譯與文化傳播的成果。甲骨文以平面設計、符號表情、視頻動畫等形式,與現代生活緊密聯結。

「穿越·對話」科技展無疑是此次展覽的熱門打卡點。全國首部由省級報業集團打造的XR沉浸式電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榮耀》首映。觀眾戴上智能眼鏡,仿佛置身三千多年前的大邑商,與古老文明對話。

多家報章社連續推出整版專題聚焦,社交平台熱度持續攀升,百萬網友互動打卡,相關話題在新媒體平台總曝光量突破2.1億次。當承載着三千多年文明密碼的甲骨文穿越時空,以創新姿態亮相香江,不僅啟動了內地與香港的人文血脈,更以可觸可感的文明印記,深化了文明認同,刷新了「行走河南·讀懂河南」的品牌形象。

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孫兆敏表示,中國的漢文字具有重要意義,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漢文字的維繫。他指出,此次展覽的舉辦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旨在積極推動文化的繁榮與興盛。此外,這也是主流媒體與相關部門攜手探索,保護、傳承和傳播中華文化瑰寶的生動實踐。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楠教授擔任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他把展覽設計為甲骨文文化展、藝術展、科技展3個部分,帶領觀眾開啟一場跨越3,000多年的漢字時空之旅。他表示,通過展陳設計,用親民的方式傳遞嚴肅的學術,讓凝固的歷史開始流淌,沉睡的文字有了呼吸。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兼大公報社長、香港文匯報社長李大宏指出,在當今萬物皆媒的時代,河南日報社聯合多家單位共同舉辦的《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為推動傳統文化的創新傳播開創了一個新範式。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向傑表示,《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及其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示了甲骨文的魅力,為探索、發掘、活化及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新模式。他強調,未來將繼續深化豫港交流合作,並借助《了不起的甲骨文》IP,吸引全球遊客前往河南實地探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