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戲之祖」崑劇將於「中華文化節2025」上演《十五貫》和《獅吼記》等經典劇目

浙江京崑藝術中心(崑劇團)將於8月赴港,於「中華文化節2025」上演多部經典佳作,包括劇團代表劇目《十五貫》、輕喜劇《獅吼記》以及多齣文武折子戲。三場演出均於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舉行,唱詞和唸白均設中文及英文字幕。

崑劇起源於元、明兩代,於蘇州崑山地區流行,被譽為「百戲之祖」。2001年,崑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之一,以文辭典雅和身段細膩著稱。

《十五貫》將於8月15日上演。這部劇作不同於傳統的「才子佳人」題材,講述一樁因15貫銅錢引發的離奇命案,清官況鍾為民翻案,追查狡猾真兇婁阿鼠的故事。劇中〈訪鼠測字〉一折,老生與丑角的精彩對手戲堪稱劇藝巔峰。該劇最早由浙崑的周傳瑛和王傳淞主演,經歷70年的傳承,現由「萬」字輩的鮑晨和田漾再度演繹這部經典之作。

《獅吼記》將於8月16日上演。作為崑曲中少有的輕喜劇,該劇保留了崑曲的優雅唱腔,同時增添了人間煙火氣息。故事圍繞才子陳季常和他的強勢妻子「河東獅」柳氏,探討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該劇為崑曲泰斗汪世瑜的代表作之一,現由浙崑的黃金搭檔曾傑與胡娉主演,實力不容小覷。

傳統折子戲專場將於8月17日上演。這5齣壓軸的折子戲是經典的崑曲精品,如明代湯顯祖的《南柯記》之〈瑤台〉、清代雜劇《吟風閣》之〈罷宴〉、明代傳奇《紅梨記》之〈亭會〉、崑曲首部傳奇《浣紗記》之〈寄子〉及武戲《雷峰塔》之〈水鬥〉,展現文武戲碼的多樣性,劇團的優秀演員將各展所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