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膽遊灣仔——文學築跡」系列活動正式啟幕
灣仔作為香港歷史悠久的地區之一,不僅承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是眾多文學作品的靈感泉源。「地膽遊灣仔——文學築跡」系列文化活動於6月正式啟動,將舉行至9月30日。活動以「文學」為鑰匙,串連灣仔的歷史古蹟、特色美食與社區記憶,透過線上線下的導賞、展覽、徵文、音樂創作等活動帶領公眾在作家筆下的街巷裏,重溫這座城市的文化脈動。期望透過多元的體驗,讓灣仔化作一本可讀、可感、可參與的「立體文學讀本」。

「地膽遊灣仔——文學築跡」系列活動由市區重建局、香港文學舘主辦,茂蘿街七號(M7)、救世軍、利東街、We嘩藍屋、奇華餅家、OVO協辦,是一場融合文學、歷史與飲食的創新文化實踐,旨在喚起遊客對香港文化的興趣,提升市民對文化的珍視意識,讓文學與古蹟在現代都市中煥發新生,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樑。
主辦方面向全港中小學生及灣仔的老街坊展開徵集活動,旨在收集他們與灣仔的故事,以深化社區的參與感。經過精選的投稿將在展覽中呈現,展現不同世代港人眼中的灣仔風貌。新舊故事在此交匯,歷史與現代於筆尖交融,為活動注入多元視角,展現灣仔的獨特魅力。

是本次活動深度體驗的一大亮點是「地膽導賞團」。主辦方通過救世軍特邀在灣仔土生土長或生活過的「地膽」擔任導賞員,帶領公眾深度漫遊灣仔。行程將穿梭於茂蘿街七號、舊灣仔街市、舊灣仔郵局、皇后大道東186號-190號、利東街、藍屋,在作家筆下的文字與歷史建築的磚瓦之間,聽「地膽」分享在灣仔區的生活點滴與獨特視角下的苦樂記憶,深度探索灣仔,感受延續百年的香江故事。透過文學、在地人與建築歷史等多重視角,更加立體的感受灣仔區的多重面貌。
另一核心亮點是扎根灣仔的作家何紫及其《舊灣仔情懷》系列散文中的18篇深情描繪街區的篇章。此次活動由香港文化科技初創企業「賞遊科技」的核心團隊合作創作流行歌曲,這是文學界的一大創新突破。由獲得多個國際創意獎的文化創作人陳光裔主導,搭配資深剪輯指導曾靖雄及賞遊製作人張得欣的創意手法,將文字框架打破。公眾將以嶄新、沉浸的方式,聆聽年輕歌手Miss Janni的演繹,隨著作家何紫的視角一起遊覽灣仔,感受這個區域的獨特魅力。

為豐富公眾的自主探索體驗,主辦方精心設計「地膽遊灣仔——文學築跡」遊覽護照,於各遊覽地點派發。遊覽護照內詳列三條主題路線——文學散步、古蹟漫遊與街頭美食地圖,將街區化為一座露天博物館。公眾在遊覽時可沿途收集專屬印章,集滿印章即可兌換精美紀念品,為探索灣仔增添尋寶般的樂趣。此外,活動運用NFC技術為主要景點設置聲音導覽,突破純文字解說的局限。透過生動的聲音敘事與互動科技,讓歷史故事躍然「耳」邊,為自助遊覽增添趣味。
活動期間,茂蘿街七號(M7)將舉辦多場主題講座,特邀名家與專家圍繞文學作家、舌尖滋味及歷史建築等主題,分享他們對灣仔文化的獨到見解。

同時,位於茂蘿街七號3樓的公共空間內將設有專題展覽,內容涵蓋灣仔古蹟歷史、特色美食文化、相關文學作品精華,以及徵集到的珍貴街坊生活故事,通過互動裝置讓公眾從多角度感受灣仔的魅力。公眾可欣賞「灣仔文學拼圖手工書」,從人、情、景、事等多重角度深入認識灣仔。展覽區巧妙萃取作家筆下的灣仔靈感片段,將文字轉化為可收藏的「社區記憶標本」——獨特的書籤,讓作家的灣仔記憶成為可攜帶的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