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弦音匯中華交流計劃」:「跟着大師看世界——廈門泉州音樂文化之旅」圓滿結束
由著名小提琴家姚珏教授發起、亞洲青年弦樂團及香港弦樂團主辦的「香港弦音匯中華交流計劃」在福建省的廈門市和泉州市展開為期10天的「跟着大師看世界——廈門泉州音樂文化之旅」,近日圓滿結束。該計劃由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並獲得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香港文聯、福建省委統戰部、福建省海外聯誼會、廈門市委統戰部、福建省音樂家協會、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華僑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及泉州大劇院的全力支持。此次活動旨在促進中華文化的交流,加深學員對當地音樂文化的理解。

此次「香港弦音匯中華交流計劃」作為亞洲青年弦樂團推動兩地文化交流的重要舉措,通過音樂藝術與人文體驗的深度融合,為香港青少年搭建一個全方位成長平台,旨在幫助香港年輕學子拓展國際視野、增強文化認同,在藝術精進的同時,培養愛國情懷,樹立「貢獻社會、建設家國」的遠大理想,希望未來有更多兼具藝術才華與文化底蘊的新時代青年積極投身祖國和香港的建設發展,為促進社會和諧、實現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跟着大師看世界音樂文化之旅」則以音樂為紐帶,讓香港的青少年走出去,拓展他們的視野,站上不同的舞台展示音樂才華,在感受山河壯美和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又能與各地學習音樂的年輕人互動交流,在成長道路上留下難忘的記憶。
該計劃已到訪過北京、上海、深圳、珠海、內蒙古等多個內地城市,今年更走出國門,於澳洲登上悉尼歌劇院、墨爾本演奏中心,以及堪培拉、阿德萊德等重要國際舞台。今個夏季,亞洲青年弦樂團在藝術總監姚珏教授的帶領下,到訪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廈門和泉州,先後在華僑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和泉州大劇院,與當地青少年樂團開展深度藝術交流,舉辦大師班、分享會及交流音樂會。一眾學員實地感受「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淵源,了解國家對外開放的發展進程,體悟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7月27日,亞洲青年弦樂團在廈門站的「鷺港青少年弦樂音樂會」中,與來自廈門市音樂學校和愛心藝術培訓學校的青少年弦樂手,於華僑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音樂廳的舞台上同台演出。大會特別邀請廈門籍鋼琴家牛牛(張勝量)與樂團共同演繹展現鼓浪嶼濃厚人文情懷與藝術生命力的《鼓浪嶼之波》,兩位音樂家還與樂團共同演繹代表香港精神的經典旋律《獅子山下》和牛牛的原創曲目《親愛的母親》。
此外,姚珏與鋼琴家牛牛帶領學員登上鼓浪嶼,參觀鋼琴博物館和擁有亞洲最大管風琴的管風琴藝術中心,感受這座「鋼琴之島」深厚的音樂底蘊,牛牛更在百年古鋼琴上與姚珏共奏一曲《鼓浪嶼之波》。學員還參訪陳嘉庚紀念館和鰲園,學習華僑先賢的愛國精神,並前往世界文化遺產華安大地土樓,領略客家建築的獨特智慧。恰逢中國首顆人造衛星發射55周年,誠毅科技探索中心的航天展覽讓學員近距離感受國家科技發展的輝煌成就。

8月1日,在泉州大劇院音樂廳舉行的「樂聚海絲.閩港青少年交流音樂會」為此次文化交流活動畫上圓滿句號。亞洲青年弦樂團、泉州大劇院青少年弦樂團與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交響管樂團聯袂獻藝,在壓軸曲目《燈火裡的中國》中,姚珏帶領全體青少年樂手以深情的演繹傳遞對祖國的禮贊,音樂中流淌着閩港兩地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除了交流音樂會,學員亦走進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泉州開元寺、泉州南音藝苑和提線木偶傳承保護中心,親身體驗南音古樂與提線木偶這兩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精髓。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呂秀家特別授予姚珏「宋元中國.海絲泉州」國際旅遊推薦官稱號,期待以音樂為紐帶,共同推動海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