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聯副會長林天行:國家藝術基金體現國家對香港文化藝術的重視

 

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賦予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新定位,國家藝術基金自2021年起向港澳特區全面開放一般項目申報。國家藝術基金3月1日公布2022年資助項目名單,香港的6個舞台藝術類項目及3個美術類項目首次入圍。

本港入圍國家藝術基金舞台藝術類的項目包括:香港中樂團有限公司的「民族管弦樂《蒼龍引》」(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類);香港天籟敦煌樂團有限公司的「跨界融合作品《「飛越二千年文化:相遇在敦煌,永續在故宮」音樂會》」(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類);香港靈宵劇團的「小戲曲《畫皮》」(小型劇(節)目和作品創作類);香港弦樂團有限公司的「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香港弦樂團中國內地巡演 [一代香港情,弦系祖國心]」(傳播交流推廣類);香港春天實驗劇團的「創意和喜劇」(藝術人才培訓類);謝曉瑩的「戲曲編劇《馬湘蘭》」(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類)等。

香港中樂團有限公司的「民族管弦樂《蒼龍引》」入圍。

至於美術類項目則包括:容浩然的「書法《矛與盾》」(美術創作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的「廣東金屬胎畫琺琅展覽」(傳播交流推廣類);香港集古齋有限公司的「西泠學堂書畫篆藝術領軍人才培訓班」(藝術人才培訓類)。

香港文聯副會長、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林天行,是唯一一位港澳特區美術類項目的評審專家。他表示,國家藝術基金這幾年在內地反應很好,去年起面向港澳特區全面開放申報,體現國家對香港文化藝術的重視。在評審時,有四點是他所注重的:「一是創意:傳統要有發展,文化藝術要有發展,因此不能照搬傳統;二是藝術水平;三是項目進行後有多少人能夠從中得到學習,越多人受益越好;四是內容健康向上、有正能量,鼓舞人心。」

香港文聯副會長、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林天行。

「不少申報項目寫得很長,多的有幾十張紙,整體來說都有較高水準。」他談到3個獲選美術類項目道,容浩然的美術創作能夠體現傳統有新意,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的展覽具較高學術意義,而香港集古齋的人才培訓班,能夠培育藝術人才,「西泠學堂兩年間已有五六百位學生,涵蓋書畫篆教學,目前香港院校中也沒有如此全面的培訓。」他表示,「希望更多年輕人申請國家藝術基金,發展、成長、走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