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藝術節

今年是香港藝術節五十周年。本以為能在三月大大小小的演出現場見到不少老朋友,聽大家開心談起一起追看藝術節經典節目的往事,沒想到撞正第五波疫情,線下轉線上,分享也少了咖啡美饌,唯有各自在家中打開Zoom隔空問候了。

儘管去不到尖沙咀文化中心欣賞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吉賽爾》,我們仍可經由簡單網上註冊,登入藝術節網站在線觀看。最近這些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藝術節像很多國際知名的演藝機構一樣,在「藝術+科技」領域投入不少心力,不論節目內容抑或呈現方式,都融入科技元素。誠如香港藝術節行政總監何嘉坤女士所言,這也是藝術節當下及至未來發展的路向。

足不出戶看藝術,固然便捷高效,最適合忙碌的城市人,但香港此波疫情爆發的這幾個月裏,我每每忍不住想念音樂廳和劇院裏的絨布座椅,想念節目小冊子的油墨香,還有演出之後在維港夜色中漫步的愜意。我終於明白,縱使科技再發達,仍無法取替現場演出之於藝術愛好者的意義。人,從來都是群居動物,有社交的需求。當我們與朋友和家人一同欣賞一場芭蕾舞或是音樂會,不僅僅是為了台上的經典劇目和精彩表演喝彩,更是為了演出前後與身邊人的分享和傾談。或許多年後,我已不記得某樂團某場音樂會的加演曲目是哪一首,卻仍記得散場後與友人正熱烈談論柴可夫斯基時,抬眼忽見的那一片新月。

香港青年藝術家在香港藝術節教育外展節目中,與在校師生分享藝術。

原本大家都以為香港藝術節每年都從海外邀請著名歌劇院、樂團和芭蕾舞團來港,開支不菲,可某次與香港藝術節市場總監鄭尚榮女士(Katy)交談,才知道原來藝術節為香港本地節目花費的心力與投入的成本更多。過去五十年間,香港藝術節之所以在香港、亞洲乃至國際知名度日增,所憑藉的,絕不止是曾邀請過哪些世界知名藝團訪港,更是在過去數十年間對於培育本地青年藝術家的不遺餘力。不論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為青年舞者和原創舞作提供展演機會,抑或「牛棚共生創造社」項目對於本地藝術家跨界互動的鼓勵和支持,香港藝術節的五十年,是愛藝人的五十年,也是本地藝術家和社區共同成長的五十年。這才是香港藝術節之所以成為「香港」藝術節的關鍵所在。

作者:李夢

來源:大公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