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的紅色文化底蘊

粵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歷來民間往來密切。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挖掘粵港澳地區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早前「紅色灣區——中國共產黨在粵港澳」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展出。

該展是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的年度重點臨展,也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展覽的收官之作。

展覽以講好粵港澳大灣區的紅色故事和歷史為出發點,主要分為「華南明燈——黨組織的創建與發展」「烽火旌旗——在革命中成長」「同仇敵愾——奪取抗戰的偉大勝利」「心向光明——為了新中國而奮鬥」「揚帆逐夢——改革開放與大灣區的設立」五個部分。

該展按照歷史脈絡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早期組織創建、大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以及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的各個時期的重要歷史。

「紅色灣區——中國共產黨在粵港澳」展覽具有三大亮點:

首先,深挖黨的各個歷史時期,粵港澳三地共同奮鬥的光榮歷史。

其次,該展覽注重紅色舊址的活化利用,展出的場所為廣州起義時蘇維埃政府的辦公地。

更重要的是,此次展覽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後首個系統展示中國共產黨在粵港澳地區的輝煌歷史的展覽。

該展覽既深入挖掘了革命文物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同時又通過展覽來厚植粵港澳大灣區人民尤其是港澳同胞的家國情懷。是一個非常有時代意義的展覽。

該展覽的展品也十分豐富,主要圍繞紅色灣區的展覽主題,依托館藏文物,甄選了粵港澳地區在革命時期的書報、旗幟、證章、武器等文物共計114件。其中,三級及以上珍貴文物46件。在展覽期間,展館還綜合運用了253張圖表、藝術造型、多媒體聲像等形式來展現文物。

來了解幾件重點展品:

下圖展品為1922年5月4日的《廣東群報》,其是1920年10月由譚平山等人在廣州籌辦出版的,是當時用以宣傳新文化的刊物,也是廣州的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機關報。

下圖展品為1927年省港罷工改組委員會庶務部小童免費飯券。當時,凡是未滿八歲的兒童家屬可持飯券在工人食堂免費用餐。

下圖展品是1944年11月中山抗日義勇大隊獎給有功人員的模範銀戒指。

下圖是1945年9月28日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撤退港九新界宣言。

通過這些展品,能夠深刻地感受到一百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粵港澳各地艱辛探索、鑄就輝煌成績的奮鬥歷史。與此同時,見人見物見精神,參觀者也能夠看到展品背後所展現的粵港澳地區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

來源: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