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70周年】何冀平:「一個劇院的背景是文化」

6月15日,紀念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學術論壇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隆重舉行。來自文學界、戲劇界、人文社科界的25位專家學者代表匯聚一堂,其中莫言、劉恆、何冀平、廖奔、曹林等5位專家線上參會,共同為新時代北京人藝的發展建言獻策,這也是紀念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活動之一。

紀念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學術論壇舉行。

論壇共分為三個專題:「作家與劇院」、「經典與時代」、「劇場與城市」。

中國劇協顧問、香港著名劇作家、北京人藝榮譽編劇何冀平身在香港,她先就感慨「很難得。」「我現在在香港,這幾天一直關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慶典。說到作家和劇院的關係,我很想說的是,我是人藝栽培出來的編劇,我20多歲的時候,還在工廠做工人,趙起揚書記讓我到劇院做編劇,但那個時候我想上大學,大學四年,他們都沒有忘記我,後來把我從中戲接到劇院,六年當中上演了我的兩部戲,對一個年輕編劇這很難得。」

何冀平指出,創作一部好作品,呈現於舞台,得以流傳下去,不是靠物質金錢,是一個有文化的劇院。「一個劇院的背景是文化」「北京人的謙遜、有禮、客氣、謙和、周到、有面子,講禮數的質素和人品,這些文化在,人藝才在,沒有了這些,人藝也就不是人藝了。」

中國劇協顧問、香港著名劇作家、北京人藝榮譽編劇何冀平

以下為何冀平的發言實錄:

我是人藝慣著長大的編劇,後來,再也沒有誰這樣慣著我,慣得我,不懂得職場上的人情世故,倒也保留了一分單純。在人藝做編劇,我很幸運,和劇院中多位「大家」相遇相識,受到他們的親授,要說到人太多,主要說兩個人。

曹禺院長看完《天下第一樓》劇本,他在生病,是特意從醫院回家,他坐在我和兩位導演的對面,很興奮地談劇本,從下午談到掌燈,直說了三四個鐘,我是一個發怵別人提意見的作者,但他本身是編劇,他了解編劇,和編劇筆下的人物為什麼這樣寫,所以每一句都說在點上。他不掩飾情感,為《天下第一樓》寫下長詩。他對我說,寫戲是清苦的,你要堅持下去。

于是之是創作組組長,我生來不太會和人相處,和于老師的接觸只是談劇本。對我們在寫的劇本,他心裏著急,但從來不催不問,我從表情眼神中看到他的急迫。收到劇本,決不輕易提意見,更不會改,寫意見都是用鉛筆,意思是可以隨時塗去。《天下第一樓》首演,于是之寫了文章《賀何冀平》,最後一句:「感謝劇作家,這些用筆支撐著劇院的人。」人藝給作家的是「尊重」,千金難買。

幾十年過去,我總記得,此生不會忘,他們是人藝的支柱,良心,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是做人和文化,不論我走到哪兒,寫什麼,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有這個底子,揚起的就不是浮塵。

有一位比馬可波羅更早來到中國的傳教士,記錄了那個時候的中國。他說,「禮貌、文雅、恭敬、忠厚,隨處可見,車子和財物不用鎖,牲畜如果走失了,大家會幫助找,糧食雖然少,但對於救濟貧民人人都十分慷慨。而那時的歐洲,整天都在打鬥、流血、酗酒。」現在社會出現的很多情況,大多都出在文化的缺失。文化,在現今的中國被提得很高,「文運與國運相通」,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魂,傳統文化的美德,是經過一代一代認同、確定,沉澱而來。一個劇院的背景是文化。

多數人提起人藝,就說北京味兒,我覺得不准確,應該是那種北京人的謙遜、有禮、客氣、謙和、周到、有面子,講禮數的質素和人品。這些文化在,人藝才在,沒有了這些,人藝也就不是人藝了。

曾經的那一代人差不多都走了,我和他們有過很多接觸,他們誰也沒跟我說過「要按照人藝的路子走」這樣的話,但只要他們在我們心裏,火炬就不會熄滅,人藝就不會不見了。感謝劇院、導演演員,所有人,是你們把我筆下的人生的刻痕,注入生命,永久地留在舞台上。

創作一部好作品,呈現於舞台,得以流傳下去,不是靠物質金錢,是一個有文化的劇院。孟子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

祝願一個有文化、有良心的劇院,走向一百年。

綜合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