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樂、太極創新融合 香港中樂團《極》呈現深厚中國傳統文化
太極與中樂,兩項傳統中國文化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由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攜手太極大師邢啟林,和伍卓賢、伍宇烈及馮雲黛等不同界別的藝術家,共同創新揉合出音樂會《極》。
開發太極舞 展示飄逸與內在力的美感
今次音樂會籌備已有五年時間,簡介用上「天音渺渺、三極元化;幽谷空音、水流天峽;氣韻流動、揮灑天下;密雨鳴竹、落地無花;光瀑飛眩、一泄萬千;無極玄宇、音聲滿霞;三極復元、生化返家;合而為一、一字曰極。」64字,聽起上來玄之又玄,且聽一直希望傳揚中樂及太極文化的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怎麼說。
「傳統我們以為太極文化就是太極拳,現在我們知道,太極不只是強身健體,而且是哲學人文,全方位的。那麼好的東西,道理深奧但又很容易懂,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引發我後來用音樂去創作一場音樂會,很有廣度,以音樂為主體,融合了舞蹈、太極。」閻惠昌於多年前已將太極融入音樂會中,當時外界反應甚佳,令人耳目一新。
「《極》所呈現的不是『太極拳』,而是表現中華民族幾千年中道法自然、親和天地、修養道德、孝親尊師、齊家治國、和諧天下的氣勢恢宏、波瀾壯闊的長卷史詩。」他說。
為香港人奉上文化盛宴
多年前,閻惠昌通過著名舞蹈家馮雲黛介紹,在天津天真園認識李氏太極第四代傳人邢啟林。天真園是一個以太極文化為主,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傳承和實踐的平台,地處北京(地靠燕山)和天津(瀕臨渤海)正中的城關鎮。
「在那裡,小孩子學文學、武學、歷史,也學太極,學大自然文化,跟現代很不同;我們知道可以用更廣闊的角度去解釋宇宙的產生,和世界的未來;了解到生命是怎麼演進的,人是怎麼成長的;我們學習去面對人的生老病死,怎樣去跟世界和諧共處。」這趟旅程開啟了閻惠昌的眼界,也促使他與邢、馮三人一起創作出「極」。
演出以音樂為載體,再加上燈光、現代舞、太極舞和童聲合唱等藝術形式,呈現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同時,閻惠昌希望演出可以有香港特色,「要以香港的團隊為主,找來著名作曲家伍卓賢先生和導演伍宇烈先生;我們深入的交談、開了無數次會議,用最大誠意為香港人奉上文化盛宴,希望讓香港人了解太極。」
將太極、舞蹈融入創作中
跨界多元的融合正是中國文化的特色,香港中樂團多年來更一直嘗試跨界合作,包括書法、插花、舞蹈、話劇等,亦是將中樂帶入生活的體現。今次音樂會除了是閻總監與邢大師初次合作,更邀請到多個不同藝術界別的精英加入,例如知名芭蕾舞者馮雲黛。「第一次與兩位大師合作,是此生難得機會。今次演出用音樂表達出『開天闢地』到『天人合一』的過程。」
普遍上,人們都了解太極為拳法,馮雲黛如何將太極、舞蹈融入作品?「我以節目名稱《極》為例,為什麼節目不叫『太極』?極有三極:無極、太極、皇極,是形容很靜、很空的狀態,陰陽去到最高頂點的和諧,就是皇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皇極,然後,皇極又化為無極。這個節目就是講宇宙的一個規律。」馮雲黛說。
「我們將哲學融於音樂中,再以現代舞蹈演繹出來。以節目中『五指操』為例,舞蹈用五行(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宇宙最基本的物質,連接人的身體(心、肝、脾、肺、腎);音樂配合動作,朝身體五臟六腑,心神相交。」
馮雲黛希望觀眾離開劇場時得到身心靈的復原,「第一,希望多人學習太極文化的好處,學習這一套生命的思維;第二,希望觀賞完後,整個精神狀態是開心的。」
疫情導致演出一再延遲
作曲家伍卓賢是香港著名製作人、笙演奏家及無伴奏合唱藝術家,張敬軒著名的《櫻花樹下》也是出自他的手筆。他非常期待今次首演,因為這是他眾多中樂作品中最長篇的一套,「我與香港中樂團合作已超過20年時間,今次合作雙方都已經好有默契。其實作品原先預計兩年前演出,但因為疫情關係延遲;但正因如此,我們多了時間去排練,再為作品進行修訂,精益求精。」他說。
太極與中樂合作,對伍卓賢來說也是第一次,為了這次創作,伍卓賢特地與閻惠昌到天真園,在園內體驗太極修練生活,以及親自了解太極之道。「《極》對我來說的難度,是,這是一部很長篇的作品,創作上亦花功夫。細節上的編排、音樂創作所花費的精神和功夫都比平時多。但我亦非常喜歡這套作品,因為可以與閻總監、香港中樂團,還有馮雲黛、伍宇烈、香港兒童合唱團和其他藝術家、設計師合作。希望這次演出大家都會喜歡。」
猶如「流動的雕塑」
而曾於《中藥還需中樂醫?》音樂會中合作過的伍宇烈,閻指揮形容他非常鬼馬,想像力豐富,往往會有很多奇思妙想,今次擔任演出導演,十分期待表演當日會有驚喜。「我不是跟他們練了很久太極,感覺他們從太極中領會人生的起伏、周而復始,就好像太極一樣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借這個表演,我希望替他們完成這個畫面。」伍宇烈形容自己主要負責舞台調動。
「這個音樂會有個特色,進入會場已經慢慢開始感受到表演的開始,你可以放鬆自己,和音樂一起呼吸。」他說。
今次音樂會展現太極的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哲學思想,而伍宇烈形容整個作曲、編舞、燈光及投影是一個「流動的雕塑」、精彩絕倫的旅程,而他就是嚮導。「一氣呵成、一幅接一幅的流動圖畫,觀眾能找到個人共鳴,也有屬於大家的共同感受。觀眾可以聽到火、水、風吹草動,希望大家合上眼都可以感受。例如用燈光和佈景去做到山搖地動;火可以由上方或下方來等等,很多都有足夠具象,但不失優雅。」
「邁向半世紀的足跡 香港中樂團45周年誌慶」活動乃202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慶祝活動。
日期和時間:2022年7月15至16日,晚上 7:3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票價:港元350、280、220和170
指揮:閻惠昌
構思:閻惠昌、太極大師邢啟林
作曲:伍卓賢
導演:伍宇烈*
舞蹈:馮雲黛
舞蹈:喬楊*
形體:曾浩鋒
合唱:香港兒童合唱團
舞台設計:王梓駿
燈光設計:張素宜
音響設計:夏恩蓓
影像設計:方曉丹
服裝設計:譚嘉儀
*承蒙城市當代舞蹈團批准參與演出
來源:巴士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