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丹青繪灣區」香港現場:本地名家導賞  市民熱心分享

呂書練

由香港文聯、中國美協香港會員分會承辦的慶香港回歸25周年全國性大型美展「筆墨丹青繪灣區」香港站展覽已順利啟動(見7月10日發文),這次展覽有兩個特色,一是參展作品向全國美術家徵集,再由專家從2000多件投稿中精選116幅作品,具有廣泛代表性和題材多樣性;二是香港承辦方特邀三位本地美術專家主持了三場導賞,而其他參展藝術家也親自到場,形成藝術家、媒體人和參觀者深度互動並交流。

天津美院教授陳治及其學生趙炳宇合作的《我的中國心》。(文聯網記者)

擅長都市水墨畫的王秋童是參展藝術家之一,同時擔任導賞專家。他的中國畫《華彩耀香江》以閃爍的多彩煙花表達自己對香港回歸祖國25年周年的喜悅心情,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創作。

「因為香港每逢年過節等重大節日,都會在維港放煙花慶祝,由於疫情等因素,這幾年我們都沒有機會欣賞煙花,但在回歸25周年這樣的大喜日子裡,我只好把煙花畫到維港上空了。」而且他認為,煙花同時具有驅魔驅邪作用,「我期盼早日還我香港太平盛世,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

王秋童和他的作品《華彩耀香江》。(文聯網記者)

同樣歡慶回歸,香港美協主席林天行則以他最喜歡的荷花來表達,在他的眼中,荷花具有一種慈悲特質,象徵中央政府對香港人的關愛,他以《盛荷》命名作品,色彩濃郁和飽滿,感覺非常熱烈。

為甚麼對荷花情有獨鍾?「荷花是中國文化上的一個象徵符號,有些像圖騰,代表崇高,具有高潔、永恒的意涵。」他借用盛放的荷花來祝願香港繼續繁榮、穩定。「所謂家和萬事興,只有穩定才能繁榮昌盛啊。藝術家更需要一個平安、穩定的社會,這樣才能集中精神創作出好的作品。」他說。

林天行以《盛荷》象徵香港繁榮昌盛。(文聯網記者)

擅長將西畫中的色彩融入中國畫創作的韋勁敏是另一位參展藝術家和導賞專家,他以作品《東方之珠璀璨奪目》參展。他說,香港的夜景一直很迷人,霓虹光管五顏六色,但傳統的中國畫重墨淡彩,不容易表現這樣的美景和感覺,他於是借助西方油畫中的色塊,注入國畫創作中,形成迷離朦朧的維港景觀。

韋勁敏正接受中央電視台記者訪問,他背後是其作品《東方之珠璀璨奪目》。(文聯網記者)

不過,藝術審美和表達是很個人化的,同樣的維港,在熊海的筆下卻是另一種風格,他的《維多利亞港》是素雅的,無論是畫中遠處的獅子山,還是近觀的樹木,還是其間的樓房,都是隱隱約約的,貫穿他的都市水墨畫風格。

熊海和他的《維多利亞港》,畫中遠處是獅子山。(文聯網記者)

熊海經常在香港各地寫生,以細筆白描繪山水,但作品卻不是純寫實的,他是在寫實的基礎賦予寫意和想像,不過,他在那些表面朦朧的「雲霧」下是先鋪底色,再抹上淡墨,這樣才踏實。他說,「藝術家要表達的是個人心中的景物,難免加入想像之物,構成自己的心中之畫。」

看看中央美院教授崔曉東的《香港獅子山》。(文聯網記者)

四年前以「專才」身份移居香港的廖小平覺得,有很多人畫維港及其兩岸的高樓,但香港也有恬靜、純樸的一面,包括他這幅同名水彩作品上的「水上人家」。那是他一次到大埔三門仔寫生的基礎上創作的。

「我個人認為,維港只是外來遊客對香港的一種圖片式觀感,當你真正走進香港,會發現這裡有很多面向,包括漁村,還有漁排,生活在這裡的人是一個特別的群組,他們在海上生活,晨曦時刻,還零星閃着燈,看着這些海鳥起飛,一天就這麼開始了。」他對筆者說。

廖小平和他的水彩作品《水上人家》。(文聯網記者)

無獨有偶,香港女畫家劉素文也有類似的觀察,她的《風雨化春歸》取材於香港仔避風塘,那是她又一次到那裡寫生後產生的靈感,畫作上是一艘艘停泊的漁船,「一艘船就是一家人,也比喻大灣區這個大家庭。」她說,重點在「歸」,香港經歷幾年風風雨雨,喜迎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有歸家的感覺。

作品採用現代手法構成大片海藍色塊,來襯托樸實的漁船,寓意回歸安全、平靜的大灣區,香港明天會更好!劉素文的作品曾四次入選全國性美展並獲奬,其中《微風》獲進京獎!《翠微山居》和《浪濤過後有春風》等獲優異獎,《大灣之晨》則入選《全球水墨畫大展2020》。

劉素文和她的《風雨化春歸》。(文聯網記者)

著名雕塑家朱達誠的作品《家》雖然體積不大,在展覽首日卻吸引眾多圍觀者,恰好創作者本人在場,大家都圍着這位已80高齡的藝術家討教,原來,實體雕塑乃高達3.5米的銅雕作品,聳立於香港中文大學校園,這次的展品是縮小版。

朱達誠(右)正跟香港文聯會長馬逢國分享創作《家》的心得。(文聯網記者)

作品線條圓潤,糾結交錯,遠看有「家」的字型,創作靈感來自草書,他謙稱自己不會書法,卻很欣賞書法筆劃間的神韻,於是,嘗試將書法傳神於空間。他將平面的草書筆意結合立體的雕塑造型,令字體立於空間中,突顯透光之美,形成了這座予人想像的立體的《家》。

參觀者正聽聆朱達誠(中間戴帽者)賞析雕塑作品、黎明的《2022款「戰」服》。(文聯網記者)

由於這次畫展的「高規格」,香港承辦方特別安排了三位藝術家王秋童、韋勁敏和朱達誠分別於周六和周日主持了三場導賞活動,他們以其專業的知識和經驗,帶着參觀者在會場巡走,逐部作品講解,包括整體構圖和造型、色彩運用、技法類別,以及作品風格等,並即時回答觀眾的提問,在場人士感覺「猶如上了一堂生動的藝術賞析課」。

王秋童正為觀眾賞析王兵的油畫作品《賽馬》。(文聯網記者)

在首場導賞中,王秋童指着王兵的油畫作品《賽馬》說,「這幅作品手工很細緻,構圖完整,色彩運用也協調,捕捉到人和馬的神態,畫面很有動感,騎在馬背上的人比跑步中的馬要突出……」

來到另一幅以抗疫為主題的組畫《休戚與共 ‧ 抗擊疫情──祖國的守護》面前,他指着穿上防護服的醫務人員說,衣服畫得很細緻,構圖有立體感,畫工紥實,這是攝影達不到的效果。導賞完後,王秋童不無讚嘆地總結說,「這些畫家都是功底很深的,具備了大師特質,或將來也會成為大師。」

梁曉東的水彩作品《休戚與共‧抗擊疫情──祖國的守護》。(文聯網記者)

除了專業畫家外,現場也有不少市民熱心向筆者推介自己喜歡的作品,並分享其觀畫心得,張美芬女士就是其一。退休多年的她現當家庭主婦,閒時也繪畫,更不時約朋友一起看畫展,「我是看得很興奮的,全國名家精品,很難得的機會。」她說,本來只想來坐坐,看一下就走了,卻被精緻的作品吸引了,她也就很仔細、認真地一幅幅研究起來。

張美芬女士很喜歡這幅《盛開的紫荊花》,她熱情地為筆者導賞。(文聯網記者)

她把筆者拉到以舊報紙和書頁等綜合材料拼貼而成的作品《盛開的紫荊花》和油畫《步調一致燦爛香港》面前說,前者特別有心思,紫荊花代表香港,舊報紙記錄香港回歸歷程;對於後者,她特別提醒筆者留意紅旗和三位士兵背後的洋人面孔,說他們是百多年前逼中國簽署「不平等條約」的侵略者。

張美芬個人較喜歡有關抗疫的作品,來到李慶興的中國畫《英雄讚歌》前,她提點筆者留意畫上紅色的抗疫包,說代表內地人的愛心。

王學賢、燕婭婭、王學儒的油畫《步調一致燦爛香港》。(文聯網記者)

「我為香港回歸高興,更為我女兒的作品入選而自豪。」中國畫《霓虹之夜》香港作者李淑君的母親譚美玲興奮地對筆者說,由於疫情關係,現正在廣州美術學院深造碩士課程的女兒無法返港,媽媽就代她出席展覽。

譚美玲女士(左二)和她帶來的三代家人為畫家女兒捧場,左邊為李淑君的《霓虹之夜》。(文聯網記者)

性格開朗的譚女士透露,女兒獲得學校發了一千元獎金參展,但創作該畫所花的材料費和運輸費等卻達五千元,不過,女兒還是為有機會參與這麼有意義的大型展覽而高興,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創作,對香港回歸祖國寄託深情。

范勝波的《香港中學生好憧憬》。(文聯網記者)

她說,一家人都為女兒自豪,她特別發動了一家三代來捧場,包括李淑君的父親、外公外婆、五歲的小侄女,甚至姨媽姨丈等親朋戚友,一行十多人合共四代,浩浩蕩蕩地來到展場,並爭相在女兒畫作前拍照留念。

不少參觀者在喜愛的畫作前拍照留念。(文聯網記者)

從參展作品的選題和命名上,可以看到藝術家的心都是溫柔的,喜歡和平的,他們關注普通人的生活,多幅作品中綴以象徵和平的鴿子,也有多幅作品命名中包含了「歸」、「家」和「夢」等字眼,像《歸航》、《回家》、《匠心鑄夢》等,反映藝術家們既充滿夢想,也渴望「回家、歸家」,過安定、平靜、溫馨的生活。

詹忠效的《等爸爸回家》(左)和其加達瓦的《母子──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版畫)。(文聯網記者)
方向暉、陳端麗的雕塑《頌回歸》。(文聯網記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