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分享:《昨日的影 今日的光》    楊紫燁以粵語片劇照說香港故事

呂書練

好長一段時間,香港人喜歡稱上世紀四十至七十年代初的粵語長片為「粵語殘片」。當時香港經濟還未起飛,仍以西片和國語片為主流,粵語長片是市井之徒的主要娛樂。在最火熱的時候,有製作人最短七日就拍到一部,又被冠以「七日鮮」。

這些電影以黑白畫質製作為主,節奏比較緩慢,以人生百態、市井生活等為題材,能反映當時低下階層生活的境況,故事中的主角為人正直善良,往往遭到小人多番陷害,吃盡苦頭,但得到同事、好友的同情、支持,最後雨過天青,受人敬重。電影中的對白蘊含道德教育理念,也充滿人生哲理,因而備受民眾歡迎。

任劍輝和白雪仙主演的《桃花仙子》劇照。

所謂「殘片」是「長片」的諧音,有調侃之意,但「粵語殘片」之名的流行還因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時期,電視台每每在午夜之後重播不同片種的粵語片,相對於後來具時代感的彩色電視劇和電影,難免有「殘舊」的味道,卻能勾起市民美好的回憶,所以至今仍有人對粵語長片戀戀不忘,這個諧稱也不脛而走。今日很多中年人都是看着「粵語殘片」長大的,一些明星主演的角色形象深入民心。

不過,早在五十年代入行當童星的粵劇藝術家阮兆輝在早前的《昨日的影 今日的光──粵語片劇照風華半世紀》新書分享會上坦言,很不喜歡這樣的稱號,他認為粵語長片一點都不殘,其內容故事有些至今仍適用。而對於遠在大洋彼岸生活的老一輩華人來說,更是精神寄託。

《昨日的影 今日的光》封面。

在華人聚居較集中的美國三藩市(舊金山) 唐人街,上世紀有過一間世界戲院,曾是香港國際電影節回顧節目的片源,亦為香港電影資料館提供了大量藏品。而由楊紫燁主編的《昨日的影 今日的光》則收錄了曾於該戲院放映的一系列粵語長片的大堂劇照和宣傳海報,極具觀賞性和保存價值。

本書以大堂劇照作主角,回顧粵語片和粵劇電影的輝煌歲月,通過400多幅從世界戲院三千珍藏精選出來的劇照,帶領讀者進入粵語片五光十色的世界。在這些難得一見的畫面中,讀者不但能一睹粵語片昔日流彩,也能從另一個側面認識舊香港,以及它和各地華人千絲萬縷的連繫。

本書主編楊紫燁為讀者簽名。(香港文聯網)

主編楊紫燁是一位曾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的導演。香港出生的她自小陪祖母在電視上重溫粵語片,1977年赴美留學後定居三藩市,並認識了在世界戲院任職的丈夫任國光,同時接觸到不少來戲院看粵語片的華裔長者。她發現這些華人雖然旅居海外多年,卻對這些承載着中國傳統思想的粵語片戀戀不忘,更是任劍輝、白雪仙和芳艷芬的戲迷,她們對這些伶星主演的電影滾瓜爛熟。楊紫燁曾以此為題材拍了一部紀錄片《聲光轉逝》(A Moment in Time,2009),記錄了這段華人在異鄉,以及唐人街粵劇與華語電影興衰的歲月。

返港居住後,楊紫燁也積極參與本地紀錄片製作和推廣,2015年創立「香港紀錄片拓展計劃」,推動本港紀實創作的發展。期間拍攝了多部紀錄片,包括《爭氣》(2014)、《尋找完美第五度》(2016)、《仁多瑪》(2018)和《繼續爭氣》(2020)等,更憑《爭氣》贏得香港電影導演會「新晋導演獎」,2019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家年獎。

阮兆輝(右二)和哥哥阮兆開(右一)都參演《母親》(1954年)。

任國光在世界戲院任職期間,就有收藏大堂劇照的習慣,長年累積共有三千多張。兩人2004年移居北京時,曾把劇照存放在三藩市碼頭附近一個倉庫。2013年,楊紫燁獲香港大學邀請擔任「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在港大教學並從事紀錄片拍攝。她和任國光覺得應該好好安頓這些大堂劇照。幾經思量,決定讓這些藏品回到其來源的地方──香港,於2019年由M+博物館收藏,並決定將五、六十年代的港產粵語片編輯成書出版,跟更多人分享粵語片風華。

楊紫燁認為,在沒有免費電視或電視未够普及的年代,電影是最能凝聚人心的大眾娛樂,但那時電影海報還未普及,劇照及其附錄的簡介文字則成為宣傳電影的最佳媒介。

楊紫燁和劇照收藏者任國光(右)在展覽現場。(香港文聯網)

這本全彩印刷的書籍共有280頁,以《集體回憶》、《昔日夢工場》、《舞台掠影》、《性別二重奏》、《女性的悲喜離合》、《英雄—女俠》、《手繪特效》、《逃避現實》、《戰慄懸疑》、《新舊社會》、《早期香港電影足跡》、《世界戲院》為題,共分為12個章節,並特邀了20多位電影人、影評人和電影研究學者撰寫相關文章,以及訪問多位資深電影人,包括粵語片時代的童星阮兆輝、第一代娛樂攝影記者徐堂等。

昔日明星風采。

其中第一章《集體回憶》中,特邀了人稱「卡叔」的資深影評人羅卡、數月前病逝的電影編劇羅啟銳,以及文化觀察學者呂大樂以現身說法,憶起小時候看電影趣事,配以相關劇照,把讀者帶回那個年代的情景中。雖然他們筆下的戲院今日幾乎不存在,但那總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

在第二章《昔日夢工場》中,電影與文化研究者曾肇弘介紹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最活躍的中聯影業及其進步電影,那是由「華南影帝」吳楚帆號召、由一群志同道合粵語片影人組成的同人電影公司,並拍了包括巴金「激流三部曲」之《家》、《春》和《秋》之類深受「五四」影響的電影。八歲入行的阮兆輝在接受訪問中講「我的童星生涯」,徐堂則分享了在片場拍劇照的心得。

巴金「激流三部曲」之《家》(1953年)。

在第三章《舞台掠影》中,讀者不但可欣賞到當年活躍的最佳拍檔任劍輝、白雪仙多張劇照,還有唯美導演楊凡妙筆寫白雪仙,以及曾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提名的美術指導奚仲文在訪談中分享跟仙姐合作點滴。

至於當年另一位「花旦王」芳艶芬的銀幕形象和演技,則由影評人喬奕思在第五章中賞析。芳艶芬以演苦情戲著稱,卻能為那些舊女性賦予新的血肉和靈魂。而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的盧偉力則撰寫《紅線女電影表演的本色》,闡述了這位後來定居廣州、卻長期受港人歡迎的粵劇藝術家的表演風格和魅力所在。

「花旦王」芳艶芬主演的《琵琶怨》劇照。

在第十章《新舊社會》中,由方保羅撰寫的「新女性」最養眼,這位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和普通話的美國人在香港居住近40年,不但做電視主持,也寫影評,客串當演員,他筆下的「七公主」各具姿彩。在第十一章《早期香港電影足跡》刊登了《長城畫報》多頁圖文內容,讓人重溫「長城三公主」夏夢、陳思思和石慧的神采。身兼本書責任編輯的影評人鄭傳鍏則著文介紹左派影業長城、鳳凰和新聯(即「長鳳新」)及其電影作品和代表影星,而藍天雲的《上海的香港電影熱潮》、麥欣恩的《為僑胞教育子弟》和雷競璇的《古巴華僑和戲院》等則反映當年香港電影對華人社會的影響力。

「長城三公主」之夏夢和石慧(中)。

本書在最後一章,介紹了這些劇照的「來源地」──世界戲院簡史,以及任國光撰寫自己收藏這些劇照的緣由。成立於1949年的世界戲院並不止放映粵語片,隨着中國電影業於七十年代中復甦,該戲院陸續放映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新電影,包括張藝謀的《紅高粱》、陳凱歌的《黃土地》和香港張婉婷執導的《秋天的童話》等。

此外,游靜的《飛男飛女:社會轉型的代罪羔羊》、洛楓的《香港電影的游離色相》,以及蒲鋒的《香港電影中的女俠傳統》,以及黃愛玲(已故)、藍天雲分別評介的張愛玲編劇作品也值得留意。

陳寶珠和謝賢主演的《迷人小島》。

收藏者任國光說:「經過半個世紀,這些在唐人街上映的電影及其海報、劇照,由香港漂洋過海去到美國,現在又回流香港。」他期待新一代香港觀眾,以至海外華人去挖掘更多的光影留痕。

楊紫燁在書中序言寫道:「我編輯這本書時,有如在拍攝一部個人紀錄片。」對香港讀者來說,閱讀這本記錄了昔日粵語片的大型著作,則猶如觀看一部香港電影史紀錄片。

本書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出版,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大學教研發展基金、香港大學發展及校友事務部等支持,後者並為新書發布在港大圖書館組織了劇照展覽和兩場分享會。

劇照展現場。(香港文聯網)
巴金「愛情三部曲」宣傳海報。
阮兆輝和作者之一徐詠璇出席新書分享會。(香港文聯網)

相關文章